尚书右仆射就是最好的例证!
现在表面上看来褚裒是被罢免了豫章太守的官职,可或许在庾亮兄弟看来,豫章太守根本就算不上什么官职呢?
褚裒的仕途应该在建康,而不是在豫章!
所以,褚裒看似被罢免,实则是为他重新在建康出仕铺平了道路。庾冰现任中书监,给褚裒找个官职还不容易?
可豫章太守这个苦差事又要掉到谁的脑袋上呢?
陶旭侧过头看到庾亮面无表情的神态,心中终于有了一丝惧意。
庾亮也感受到了陶旭的目光,两人眼神一对,从对方的目光里都看出了对方在想什么。
“老夫生平识人从无错处。”庾亮附在陶旭的耳边,用扇子遮挡着低声言道:“卿真佳人也!”
此言一出,陶旭背脊刷的一下出了一身冷汗。
果然,在庾氏兄弟看似严酷的执法下,褚裒被迫吞下了罢免的“苦果”。
“季野!”
庾亮把免状还有表明内情的奏疏写完,亲手交给了褚裒,语重心长的嘱咐道:“卿虽是吾表弟,但军令无情,国法如山。即便是我亲儿,亦难容情。希望你回京之后,好好将内情说与中书台二君知晓。”
褚裒是个老实人,他还没怎么反应过来,接过了庾亮递过来的文书,羞愧的无地自容。
庾翼不动声色的将他扶到自己身边坐下。
“好了!坏消息都说完了,接下来老夫要宣布一个好消息!”庾亮振作精神,朗声言道。
他把手往身边的陶旭一指,高声道:“这一位诸君可能不认识,但一定听说过!他便是陶大司马的嫡亲孙儿,陶子初!”
果然,陶旭的名字引起了诸将的广泛热议。大厅里第一次出现了热闹的议论场景。
“嗯哼~”庾亮清了清嗓子,大厅迅速安静下来。
他眼珠转动,扫视一圈,凡是目光所及之处,被看到的人无不低下头去。
见没人再敢说话,庾亮才接着道:“子初小友的大名,诸君都如雷贯耳了。老夫也是久闻其名不见其人。听说在太极殿上当众驳斥老夫奏疏的,便是这位陶君!”
陶旭被他说的哪敢再座,连忙起身谦让道不敢。
庾亮微微一笑,也不阻止,接着道:“今日之江东,敢当众驳斥老夫的。除了诸葛道明、蔡道徽聊聊几个老贼之外,恐怕也就只有这位陶君了。所以日思夜想,终于把陶君给盼来了!”
“诸君也知道,老夫日思夜想者,唯北伐一事而已。现在好了,陶君来了,北伐大计就有希望了!”
庾亮话音刚落,庾翼就带头鼓掌。其余众人不明所以,但也都跟着一起鼓起掌来。
“陶君!”庾亮指着陶旭道,“诚如老夫先前所言,荆、江二州之地郡守以下官职,任卿择选!卿但凡开口,老夫无不允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