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而且还要趁它不注意才下手。在马里恩岛复杂的沙滩地形上,虽然海豹和海狗这两种哺乳动物都很笨拙,而企鹅灵巧应变,但企鹅的损失仍是最大的,在一个繁殖季里最终只有三分之二的企鹅能成功逃过海狗的攻击,回到饥饿的小企鹅身边。
在马里恩岛以北非洲荒凉的西岸地区,北起纳米比亚,南至暴风之角,这段海岸线绵延近两千公里公里,天候恶劣无比,一切都得听命于大自然。炽热高温烘烤着荒凉的地面,夏日暴风导致旱象更加恶化。冰冷海浪不断打上崎岖海岸,人类根本无法驯服这个区域,唯有最刻苦耐劳的动物才可在此地居住。位于西非海岸的纳米布沙漠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沙漠,此地成为沙漠至少有五千万年。年复一年,可能毫无降雨,是地球上最干旱的地方之一。但是,这古老沙漠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原因在于非洲南部的德拉肯斯山脉。南非高原边缘大断崖贯穿斯威士兰西部和莱索托东部,伸延到东开普省东南部,绵延约1200公里,这些耸立3000多米的悬崖峭壁阻挡住了从东南方而来的雨云,因此阿古拉斯暖流的上升水汽到不了西非海岸;而西海岸的冰冷本格拉洋流又不能蒸发形成云雨,结果便形成了地球上最大的沙漠,一眼望去,像是非洲南部巨大的干涸中心。
堆砌、移动沙丘的南风,横跨大西洋而来,而沿岸流动的本格拉洋流特别的寒冷,能调和纳米布沙漠的酷热。纳米布沿岸海水养分丰富,充满微小的动植物,成为鱼类的食物;鱼则又成为其它动物的盘中餐。为何海水养分丰富,沙漠却如此贫瘠?答案就在风中。在南大西洋惊涛骇浪之下蕴含无限养分,风将海水表层往北吹,深海底的冰水便上涌补充,深层海水带来海床的丰富养分,亦即海洋生物的食物。
因为本格拉洋流富含养分,也引来了大批的鸟儿。这里聚集着数百万只鸟,非洲南部四分之三的火烈鸟在此觅食。火烈鸟在盐水中滤食,从涨潮海水中筛选小植物与甲壳类;鹈鹕、鸬鹚等海鸟以鱼为食。南非鸬鹚是海边数量最多的鸟,繁殖季节之初,它们收集各种材料,拼凑起简单的巢穴。这里有十万只南非鸬鹚,每对产三至五枚蛋,可能只有一只雏鸟可以平安长大。但在如此荒凉的地方,这仍是个惊人的数目。其实不止是南非鸬鹚在此繁育,南方初夏风势最强,本格拉洋流上涌的情况也最活跃。各类海鸟都算准繁殖时间,利用季节性的丰富食物。南非鸬鹚和鹈鹕在离岸的小岛筑巢,更能避免陆地掠食动物的攻击。它们或许能避免捕食者攻击,却无法躲避灼热高温。海鸟并不适合栖息沙漠,鹈鹕,也就是塘鹅很幸运,有雪白羽毛能反射阳光,它们背对太阳即可保持凉爽;鸬鹚黑色的羽毛便会吸热,只好像狗狗一样藉由喘气散热。尽管这儿是全球最富庶的渔场之一,但此地高温还是难以忍受。
周围海洋可能接近冰点,陆地上的非洲烈日却相当炙热,冰火两重天。海滨沙漠气候恶劣,生活不易,要想活命就得不断挣扎。但此地仍然不乏生命奇迹,有一些独特的动物,已经适应了难以存活的环境。对于非洲特产的唯一企鹅,斑嘴环企鹅而言,最大的天敌不是恶劣的环境,而是在这种恶劣环境中生存下来的其他动物,比如盗贼般的食腐动物海燕,流氓般的暴徒海狗,还有巡逻海滨的恶霸鲨鱼。它们都是凶神恶煞,让企鹅的生活更加多灾多难。与生活在南美沙漠的洪堡企鹅一样,非洲企鹅和洪堡企鹅不仅都是黑脚,且仅有胸前一黑圈,也就是颈上无黑圈;它们不同之处在于非洲企鹅眼睛上方有粉红色腺体,而洪堡企鹅的粉红色是在嘴周。沙漠边缘有企鹅生活似乎是奇观,而这要归功于本格拉洋流的丰富鱼量。
在上一个春天里,有只浅蓝色的非洲企鹅在岛屿附近登陆。它是努比,一个胜利的年轻幸存者。几天之后,另一只雌鸟西塔也出现了。它和努比是兄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