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立志(1 / 2)

“鱼上钩了你拉上来就行了,大惊小怪什么,又不是第一次随我来垂钓了!”正在用膳的谢玄不满的呵斥发出喊声的仆役。

“不是啊,公子,这鱼竿上钓上来一只蟹。”收到呵斥的仆役委屈的回答道。

“是那一只杆上钓上来一只蟹,是不是我的那一只。”手里拿着一个包子的穆仲怀直接把包子塞到了嘴里面,从桌案旁起身直接就奔了过去。

“哈哈,果然是我的杆上钓上来的蟹。”穆仲怀看着仆役把一只个头约比成人巴掌大小还要大上些许的倒霉螃蟹取下,放到他空荡荡的鱼篓里,高兴的笑道。为什么说这只螃蟹倒霉呢,因为它根本不是因为贪吃被钓上来的,而是蟹螯不小心被鱼钩钩住而中了奖。

“之前谁说我没有渔获的,这不就来了一只蟹将军?”穆仲怀边向桌案边走来,边得意的说道。谢道韫没有理他,倒是谢玄感叹道:“确是好东西,当年与我伯祖父谢鲲同为江左八达的毕卓毕茂世颇喜食蟹,尝谓人曰:得酒满数百斛船,四时甘味置两头,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仲怀,这蟹螯可得给我留下啊!”伯祖父也就是我们长说的大爷爷的,谢玄的祖父是太常卿谢裒。谢鲲是谢裒之兄,弱冠知名,因为官至豫章太守,所以时人多称其为谢豫章。

谢鲲和谢裒之父谢衡,《谢鲲传》谓之“以儒素显”,学行笃守传统的儒宗,不尚儒学。元康之时,名士之间多传玄学气习,谢衡这样的老夫子自然不会为时所重,为士流所倾心。直到谢鲲以儒入玄,名声渐显,早年为王衍四友之一,后与谢鲲、阮放、毕卓、羊曼、胡毋辅之、桓彝、王尼、阮孚名列江左八达,谢氏之兴,实始于谢鲲。

“蟹螯给你了,蟹身给我留着就行。”穆仲怀很大气的把蟹螯让了出去。现在晋朝人吃蟹好像是只吃蟹螯,不吃蟹黄,穆仲怀虽然没吃过几次螃蟹,但是他还是知道蟹最好吃的地方就是蟹黄蟹膏了。不过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吃蟹黄的人是后汉开国皇帝刘知远的小儿子刘承勋,不过现在里唐朝还远的很,更别说是后汉了,自然不会有人知道蟹黄的美味了。八月秋高蟹正肥,此时虽然已经是九月了,但也正是吃螃蟹的好时节,只是不知道这只螃蟹是不是传说中的大闸蟹了。

谢道韫却笑着说道:“说起毕茂世,我倒想起关于他的另一件趣事起来。他曾夜间醉后盗邻人之酒被缚于酒瓮边,天亮时主人见是毕吏部,大惊,解缚谢罪。而他却大笑:“让我闻一夜的酒香,多谢了。”并让其打酒再饮,大醉而归。所以当时时人多言:瓮边醉倒毕吏部。”

“果真名士之风,”谢玄叹道。

穆仲怀本来钓了一上午都没收获快要消磨殆尽的耐心收到了鼓舞,又随便吃了一些填饱了肚子,便准备回到位置上接着钓鱼。却听到身后的谢道韫说道。

“仲怀,又何必急着去钓鱼,你牙尖嘴利,与我辩难一局可好?”

“你是说辩论说理?”已经走了几步的穆仲怀转身问道。

“正是,不知可否。”谢道韫回答道。

“要是这样的话我还是认输算了。”穆仲怀突然说出了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回答。

“为何啊!仲怀,我还想看你和道韫旗鼓相当的辩难一局呢,你却为何甘拜下风啊?”谢玄不解的问道。

“依我看来,辩难说理,虽是论理,却最终分的是人之高下,或者说是才之高下。同一辩难之题,或许道韫姐今日与我辩难得胜,明日与安石公或者是石奴公辩难,胜败又是另一番局面。道未变,变的只是我们对道的认知,以对错去辩,于道无增、亦于道无损,因为一切事物存在即合乎于理。”穆仲怀缓缓说道。

“枉我平日里与

最新小说: 五代风华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 大明首辅:开局怒怼嘉靖 绾㈡ゼ涔嬭儨澶╁崐瀛 浜?墤锛氫粠杈瑰尯閫犲埌鍏ㄧ悆鍐涜锤 三国:边关悍匪,被天幕曝光身份 状元郎 神话版三国 三国:边城小吏,开局截胡貂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