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在牧马人挥动套马杆的的疾驰中流失。少年的耶律大石在日复日、年复年的岁月中不敢虚度,耶律安原对他的要求近乎于苛刻,他接受了辽国贵族所必备的教育。年少的他,已通晓契丹文与汉文,能骑烈马,拉硬弓,善于骑射,可以说是少年英俊,文武双全。
在长期的牧马生涯中,让草原民族都形成了天然的勇武之风。在每年的暮秋时节,契丹人都要举行武事竞技,皇族与朝中亲贵子弟还要另加文事竞技。这可能是辽国的契丹人在与北宋的拉锯战中,感受到了自身天然的不足:马背上可得天下,马背上则不可治天下。草原的暮秋之时,更是秋高气爽,气温微微寒意,人们可以穿上包裹严实的皮软甲,马群也是膘肥体壮最善奔跑。
皇族与朝中勋贵弟子的每年的文事与武事竞技,都选在上京进行。这已是多年的惯例。上京也叫西楼邑。这座城坐落于狼河与潢水之间,隐藏于巨大的山体之内,水草丰足,便于放牧,土地肥沃,利于耕种,可谓藏风聚水,是草原上难得的风水宝地。
相传,当年耶律阿保机认为此地“负山抱海,天险足以为固”,属典型的山川形胜:“进可攻,退可守”。这里还是耶律家族的世袭领地,其数代祖先也都出生和安葬在这里。为得天时、地利、人和,耶律阿保机很想建都于此,又担心契丹族的各部首领不服。于是,他便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一天,他对群臣和契丹各部首领宣布,要对建都之地“以金龊箭卜之”。意思就是说,他要骑着战马,在奔驰中射出一箭,箭落之地便是建都之地。决定宣布后,耶律阿保机飞身上马,狂奔而出,文武群臣骑马紧随其后。在距离西楼邑不远处,耶律阿保机在狂奔的战马上举起大铁弓,搭上金龊箭奋力射出,箭落之地正是他本人要建都的地方西楼邑。定下营建皇都的地点后,耶律阿保机下诏书任命汉臣康默记担任版筑使,以落箭之地为中心,开始修建都城。史书在评价耶律阿保机此举时称:“金龊一箭,二百年基业,壮矣!”这是后话了。
这天风也倒平静,在上京西行30余里的一片开阔谷地,临近辽国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的陵墓。周围古木参天,小溪潺潺,是一处清幽静谧的所在。满朝文武与耶律洪基拥坐在北面的山坡上,朝臣的家眷与附近的牧民则层层叠叠安坐在其它三面的山坡,满荡荡几近万人!豪爽的牧民呀呀议论,有的满怀新奇地打量议论上京城的气象,有的盯着宽阔的谷地,纷纷揣测考校之法,竟是人人亢奋不已。倏忽日上一杆,大鼓轰鸣一声,全场顿时沉寂下来。
“卯时已到!南院大王文考,伊始——”
随着司礼大臣的宣呼,耶律乙辛昂昂然走到特设大案前站定,从案头拿起一支熠熠生光的金令箭高声道:“本王奉旨主考文事。大考之法:文事三考,答问史官实录,考绩朝野可证。三问不过,即行裁汰!”
应试的朝中勋贵子弟,无分长幼尽皆一式衣妆:头发拧成细辫,身着黑丝斗篷,腰间牛皮板带悬一支契丹弯月刀!个个英挺健壮。
耶律乙辛声若洪钟回荡在山谷四周,“第一考,应答者自报名讳,应答不出者书吏录名。诸位可否明白?”
“明白!”众子弟整齐一声。
“第一问:我大辽国由哪位先祖创立?何时建立大辽?大辽国号几经变迁?如今我辽国国土疆域几多?”
哄嗡一声,全场议论便如风过林海。
“我知道先祖耶律阿保机……”
“我知道916年……”
耶律乙辛拍案:“有无人全答?”
“大石全答!”西手一个英俊少年挺身站起,见耶律乙辛一点头,便从容高声道,“我先祖耶阿保机,于916年创立大辽国,国号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