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雄主秦始皇 > 第40章 运筹帷幄(五)

第40章 运筹帷幄(五)(1 / 2)

在发动战争的同时,嬴政决定改变父亲庄襄王只争朝夕的玩命做法,稳扎稳打,军事、外交、内政多管齐下,一步一个脚印去实现他囊括四海并吞天下的梦想。

嬴政听得最多的意见是外交上的,许多大臣建议他不要怕多花钱,要拿出大量金银财宝去结交各国朝臣,减少各国对秦国的抗拒情绪。李斯就提出过类似建议。嬴政觉得这种意见原则上当然没错,但是作为帝王最需要的不是某个点子,而是实现这个点子的方法,只有点子没有具体实施办法,发挥不了作用等于零。帝王的位子有点像最强大的雷达站,能接收很多信息,人人都想向帝王靠拢,向帝王献计献策,帝王听到的东西最多,但只能筛选出有用的,可行的,否则不是在信息的海洋里淹得晕头晕脑不辨方向,就是对相互矛盾的建议莫衷一是无所适从。反间计过去秦国也没少用,都是有特定的反间对象,而不是泛泛使用力量。有一个从东方来秦国的游士名叫顿弱,滔滔不绝大谈反间计的作用,嬴政见他说得太空泛,就以退为进,一句“寡人没有钱”,就将他顶了回去。但是有一个游士却引起了嬴政高度重视。这个人是魏国大梁人,名叫缭,后来因为嬴政封他为国尉,就以尉缭之名流传于世。

尉缭这个人有点复杂。他喜欢钻研军事,写了一本兵书,后来冠名《尉缭子》,虽然没有《孙子兵法》那么出名,但也是战国时代杰出的军事著作,流传了很久。后来到宋朝的时候还被列入《武经七书》,与孙子、吴起、司马穰苴等人的兵法著作一道成为军方必读书。流传过程中不知道是哪个好事者在书里添上了一段尉缭与梁惠王的问答,可能是为了自抬身价,提高知名度,反而弄巧成拙,差点被人们视作伪书。梁惠王就是魏惠王,这是魏国迁都大梁后魏王得来的称号,魏惠王可是与秦孝公同时代的人,而秦孝公是嬴政的爷爷的爷爷的爸爸,与嬴政隔了100多年。要不是后来《尉缭子》的残简从战国时代的古墓里被挖了出来,人们还真不知道这兵书是真是假。

钻研军事之外,尉缭还热衷于打探各国的宫廷内幕。他如数家珍似地向嬴政介绍了赵国的郭开、齐国的后胜、楚国的李园等权臣的特点爱好,认为完全可以收买这些乐于安享荣华富贵、惧怕战争的当权人物,减少各国与秦国的对抗,方便秦国扫平天下。尉缭掰着手指头为嬴政算账,哪个国家有哪些权臣,收买他们各要花费多少,最后得出结论,总共需要30万斤金子,就可以摆平各国,拉拢主和派,打击主战派。

嬴政听得津津有味,大受启发,这是他听过的最接地气的反间计。他不禁对尉缭青睐有加,放下帝王架子,与尉缭促膝长谈,常常一谈就是几个小时。到了吃饭时候,嬴政不仅陪尉缭用餐,还破格安排尉缭享用与自己同样的膳食。秦国宫廷有森严等级和刚性规矩,嬴政当然不能与尉缭同桌吃饭,他坐在正中的主位,面前的玉几摆满了食物,而尉缭坐在一侧,面前也有一张玉几,宫中内侍给他端上的各式美味佳肴与嬴政的一模一样,尉缭作为一个游士,一不小心就享受到了帝王规格的伙食标准!嬴政还赏赐尉缭狐裘、锦袍,这些材质的衣服十分昂贵,普通人可是穿不上的,嬴政是自己穿什么,就给尉缭穿什么,对这位谋士特别恩宠。

嬴政不但对尉缭这样的能人破格相待,对其他东方来客,即使没有特别出众的才干,嬴政也是客客气气以礼相待。那位名叫顿弱的游士像个狂士,十分自大,第一次见秦王时竟然提出要求:他不能下跪,他要与秦王行宾主之礼以示双方平等。嬴政没有计较,答应了他的要求。刚刚亲政的嬴政希望自己能感召天下人才,他要以实际行动展露自己礼贤下士的帝王风范,嬴政相信这是打天下所必须的。

秦王那么厚待尉缭,但是尉缭似乎并不是太满足。他很是自负,认为自己熟悉军

最新小说: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 五代风华 浜?墤锛氫粠杈瑰尯閫犲埌鍏ㄧ悆鍐涜锤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 大明首辅:开局怒怼嘉靖 绾㈡ゼ涔嬭儨澶╁崐瀛 状元郎 三国:边城小吏,开局截胡貂蝉 三国:边关悍匪,被天幕曝光身份 神话版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