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雄主秦始皇 > 第39章 运筹帷幄(四)

第39章 运筹帷幄(四)(1 / 2)

对秦国的扩张战略,好为秦王出点子的李斯建议将消灭韩国放在第一位。他服膺前辈范雎的远交近攻战略,认为近在咫尺的韩国是心腹之患,同时李斯也老于世故,楚系势力他不敢碰,而他做过吕不韦的门客,深知吕不韦和太后赵姬都反对进攻赵国,所以不敢贸然主张攻赵。其他国家,燕国、齐国离得太远,齐国还是大国,同时颇得秦王好感,不能去碰,所以李斯是老太太吃柿子,专挑软的掐,认为向六国中最为弱小的韩国开刀最为有利。李斯心底里有如意算盘,他觉得韩国并不耐打,秦国攻打韩国几乎可以手到擒来,事成之后足以显示自己攻韩主张之英明。

嬴政经过权衡没有接受这个意见。攻击韩国或魏国符合秦国远交近攻既定战略,但这种战略也要看形势变化,不能一成不变。在嬴政看来,韩国在秦国多年的打击下,已经只剩下国都新郑到南阳这么一小块地盘,完全是在苟延残喘,灭亡它对秦国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但没有迫切需要。韩国已经向秦国俯首称臣,韩王连象征君王权力的玉玺都交给了秦国,留着韩国这块随时可以吃掉的肉以后再吃,在政治上对秦国更有利。魏国的情况同样如此,它只剩下朝歌至国都大梁的小块地盘,对秦国已没有多少油水可以榨取,既然魏国已经向秦国“委国听命”,整个国家都听从秦王的命令,完全像下属臣国一样,暂时不动它没有什么坏处。嬴政不是欺软怕硬的性格,他对顺从的国家会有好感,但对桀骜不驯反抗秦国的国家充满敌意。同时嬴政看问题很实际,他觉得灭掉弱国虽然可以赢得胜利的虚名,但不能削弱其他强国,强敌依然摆在那里。嬴政的愿望是打天下,而不仅是夺取弱国为数不多的几块地盘。

几个国家分析下来,齐国是盟国不应打,楚国关系特殊不能打,韩国、魏国油水不大,没有必要急着打,而燕国远离秦国,打不着,各国逐一排除后,嬴政的目光还是回到了赵国身上。恰巧前来议和的李牧在赵国被免职,嬴政觉得他找到了借口,可以发兵打击他的仇敌了。在亲政后的第三年,嬴政终于发动了对赵国的进攻。这时吕不韦已经被罢相,不能再干扰他,而赵姬虽然已被接回咸阳,但不再过问国事,对嬴政进攻自己的母国,即使心存不满也无法干预。

当时赵国也比较孤立,正与燕国斗得不可开交,为秦国进攻提供了良机。

燕国地处今天的河北辽西一带,与秦国隔着一个赵国,几乎感觉不到秦军的压力。在这种环境下如果没有高瞻远瞩的君主,很难产生居安思危的意识,将远方的秦国作为威胁。燕国君主的战略眼光,也就仅限于与燕国接壤的赵国、齐国两个国家。燕国本来与赵国结盟,借赵国之力对付另一邻国齐国。齐湣王几乎灭亡过燕国,而燕昭王又几乎灭亡了齐国,两国结下世仇,非常难化解。齐国虽然自齐襄王以来实行对外和平政策,但是在齐燕边境一直驻有重兵防范燕国。齐国是个大国,所以燕国本能地向赵国靠拢以求自保。但是自从长平之战赵国败于秦国之后,燕国的对外政策又开始摇摆。机会主义的燕王姬喜开始打起赵国的主意,他刚即位,很想开疆拓土做一番事业,过去因为齐国大、赵国强,燕国缺少机会,现在赵国新败,姬喜以为机会来了。

燕国丞相栗腹带着500斤金子,打着为赵孝成王祝寿的名义去了趟赵国,暗地里考察评估赵国所受创伤,回到燕国后马上向燕王报告赵国经长平一战元气大伤,国内青壮年快死光了,建议燕国发兵攻打赵国夺取地盘。燕国大将乐间反对向赵国用兵,他认为赵国是“四战之国”,长期北抗匈奴西拒强秦,军队连年征战保持着强大的战斗力,还是不去惹他为好。姬喜利令智昏听不取去,贸然发动了对赵国的进攻,立刻招致赵国强力反击。赵国在与秦国的较量中虽然略处下风,但是豹子斗不过狮子不等于它会被猫狗欺负,要

最新小说: 三国:边关悍匪,被天幕曝光身份 状元郎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 五代风华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 三国:边城小吏,开局截胡貂蝉 神话版三国 浜?墤锛氫粠杈瑰尯閫犲埌鍏ㄧ悆鍐涜锤 绾㈡ゼ涔嬭儨澶╁崐瀛 大明首辅:开局怒怼嘉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