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之下,想到那悲怆中死去的爹,心底不禁悲愤万分。他趁人不觉意,往最名贵的那道熊掌燕窝里,猛吐几口痰。盛宴开始了,众人享受山珍海味,满堂洋溢喜庆之气。尤三伺立在大厅墙边,瞪着满堂的贵宾,在他的内心深处,悲愤的火焰在燃烧。
一天晚上,尤三将一封信塞进申屠府宅大门,然后敲了敲门,待听见有人来时,迅速溜走了。门丁把门打开,发现没有人,地上却有一封给申屠大人的信。
这是一封匿名举报信,信中举报李仁才误伤人命案中,李老爷为救子,指使管家向县衙官员行贿,涉及师爷、县丞、县尉、捕头等大小官员。申屠看完信后大惊,一件普通命案,县衙大小官员皆涉及,顿觉事态严重。
翌日,申屠大人重新检查刘文死亡一案的卷宗,并没有发现疑点,才舒上一口气。他思前想后,举报信所述应为实,李老爷曾用巨金来行贿,也必然会向其他官员行贿,也难怪后来大小官员皆偏向李仁才,为之说情。衙门官员集体性贪腐,产生的危害极其严重,这让申屠心惊,甚为忧虑。
他决定摸一摸众官员的底,不动声色地查阅近几年的衙门卷宗,发现存在太多错漏之处:衙门的财税收支有出入、修建防护大堤的账目不明、山匪劫掠村民案没有破、数起欺行霸市案没有处理等等。这些案难免不会与众官员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这是一个“黑衙门”,想到这,申屠大人不禁冒一身冷汗。他陷入两难,若置之不理,这样的衙门将荼毒百姓,若将之清理,则涉及大半官员。他担心力不能及,靠自己无法控制这样的衙门,一旦惊动任何一官员,随时都会被群体架空,这让他坐卧难安。
一日,申屠大人在花园苦思此事,忽然衙役来报:“大人,皇上钦差巡视各方,己到本县,就在官驿落脚。”
平常的钦差出巡都会大张旗鼓,往往是人未到声先到,这回却是不动声色,突然来访,这让申屠大人有些惊讶。
他急忙奔赴驿站,发现这位钦差大人正是自己的同年进士鲁大人。他们在科考之初便有过一面之缘,这让他喜出望外。这一日,俩人促膝长谈,情投意合,相见恨晚。
翌日,鲁大人照常视察衙门情况。密室里,申屠把在衙门卷宗里发现的情况通报之,又把那封举报信递给他,长叹说:“此信所举报之事极有可能是事实。犯人之父李老爷曾以三万白银行贿本官,被本官拒绝。极有可能也行贿其它官员。所幸的是,此案没有受不良的干扰,否则,本官已犯大错!”
鲁大人道:“申屠大人忠于职守,廉洁奉公,乌集百姓有依靠矣!”
申屠长叹道:“就怕此衙门为黑衙门。”
鲁大人惊呀地问:“何出此言?申屠大人镇守于此,乾坤朗朗,百姓能无靠乎?”
申屠说:“就怕衙门大小官员大半已沦陷。本官虽想纠正衙门的不良状况,怕是独木难支呀?故为此烦恼。”
鲁大人道:“申屠大人莫担忧,本官这次奉皇命巡查,就是要纠正各地衙门不正之风。污劣之徒,有多少清除多少?”
申屠大喜:“鲁大人来得正及时呀,有大人相助,吾无忧矣!”
鲁大人道:“好,你我联手,把这些贪官恶吏全部绳之于法,才能上不负皇恩,下对得住黎民百姓。”
申屠道:“好!咱们就从这举报信开始,逐个击破,将衙门多年之积弊彻底斧正。”
就这样,钦差大人和申屠大人联手,开始清查县衙的行动。不出三个月,便清查行贿案、财税贪腐案、防护大堤贪腐案、官匪勾结案、官商勾结欺行霸市案等诸多大小案,县衙的师爷、县丞、县尉皆落马,三班六房大部分班头、书吏皆有涉及,以至于一时间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