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聊斋先生 > 第三十六回 王渔洋老牛不出头 霍师爷鳌鱼上金钩。

第三十六回 王渔洋老牛不出头 霍师爷鳌鱼上金钩。(4 / 8)

尚书。而且,除蒲松龄外,周围的人谁也不认识他。蒲松龄灵机一动,历声大呼:“乡亲们,王大人已经官复原职,今天是微服私访来粥厂调查马守仁罪证的!大家不用怕,马守仁一伙的末日到了!来呀,把这群祸害百始的无癞之徒的嚣张气焰打下去!”

听了蒲秀才的呼声,众人确信是尚书大人视察粥厂来了,对马守仁姐夫舅子仇恨像火山般喷发出来!众人发声喊,蜂拥而上!把霍海摁倒在地。有人恨得在他肩膀上狠狠咬一口,疼得祸害杀猪似的嚎叫!冲着爪牙们大骂:“你们都死了,快去禀报县太爷来救我!”

一个爪牙气喘吁吁跑进县衙报告“老爷,不好了,三舅爷熬稀了粥,要被尚书大人砍头了!”

马守仁一听“尚书大人”要杀霍海,只道是吏部侍郎高珩回乡探亲发现了粥厂的弊端,要将霍海就地正法!吓得屁滚尿流,急忙来为霍海求情,进粥厂一看,发现来人不是高珩,而是已被罢官的刑部尚书王士祯时,悬着的心落了地,冷冷一笑道:“嘿!原来是位下台尚书!有道是:败时凤凰不如鸡!叫你一声王大人,是因为以前你曾帮过我的忙,现在恩断意绝了,我马守仁没有你的推荐,不是堂堂正正坐上淄川县大堂了吗!在这里,我的话就是圣旨!霍海定什么罪我说了算!你马上滚出去!”

王士禛气得浑身发抖:“好!好!好!马守仁,你这寡廉鲜耻的小人,我今天是彻底看透你啦,你这个早就该砍头的逃犯,花钱买了官,竞敢扣压赈灾粮不发,只搞了个粥厂掩人耳目,把百姓的救命工程交给地痞流氓管理,纵容他们偷米换酒,聚众豪饮,熬清水汤来坑害灾民,你记住,多行不义必自毙!,我们有算总账的那一天!”

马守仁毫不示弱“等什么,有帐现在就算,有道是‘显官不如现管’!来呀,把这不识抬举的老东西重责二十大板,也叫他知道我这死囚哭丧棒的厉害!”

蒲松龄见马守仁气焰嚣张,又有李捕头助纣为虐,不把广大灾民发动起来,难以制止他的嚣张气焰。大呼道:“乡亲们,户部的赈灾钱粮早已下拨到我县,你马守仁扣圧不发放,是何居心?“

“这个……”马守仁支支吾吾避而不答,却大喝一声:“蒲松龄,你闹了贡院,题了反诗,巡抚大人四处抓你不着,不想却跑回家乡来自投罗网了,哈哈,该当我马某发这笔财!来呀,把这个破坏乡试大闹贡院的狂徒拿下。”

蒲松龄道“你急什么?算清赈灾粮这笔账之后,我就去蹲你们的大狱。”

“不能抓捕蒲秀才!蒲秀才是好人!”

“蒲秀才说得对,先把赈灾粮的下落搞清楚!不然我们就要‘祸害’的狗命!”

呼声如雷,人如潮涌!,又听霍海杀猪般嚎叫。马守仁一时手脚无措:“这…这…”

大舅子霍水提醒他:“老爷,人势汹汹,众怒难犯!好汉不吃眼前亏。不如且放过蒲松龄一马,保住三舅爷的性命。赈灾粮的事我向众人解释。”他转向众人,干咳两声,沙哑着公鸭嗓子说:“乡亲们:赈灾粮是拨下来了,但为数不多,县太爷因考虑到粥厂要用,没打算分给大家……”

“请问,粥厂每天拨多少米?”

“三百斤。”

“熬多少粥?”

“十来锅吧。”

“每锅三十斤米,干饭也焖得出来,怎么煮出来的粥稀薄如水呢?”

“做饭人称米下锅时可能是看差了秤…”

做饭人忙说:“不,没看错,是三舅爷要我把领来米一少半下锅,剩下的一多半交给他。”

“你为什么这样做?难道不知道熬稀了粥要砍头吗?”

做饭人分辩道:“锅台边

最新小说: 三国:边关悍匪,被天幕曝光身份 绾㈡ゼ涔嬭儨澶╁崐瀛 三国:边城小吏,开局截胡貂蝉 浜?墤锛氫粠杈瑰尯閫犲埌鍏ㄧ悆鍐涜锤 神话版三国 五代风华 状元郎 大明首辅:开局怒怼嘉靖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