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一直保持着不错的成绩。所以,万一到中考发生了意外,怎么办?——我希望同学们尽量不要休学,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每天都要准时来学校。至于蒋桂金,那是个例外,希望你们不要再多想了。”言下之意,就是同学们投错胎了。
苏童一回到家,先默诵李白的《蜀道难》,觉得中考之路也像这条蜀道一样,难于上青天。他不知道为什么,自从那天烂醉如泥之后,心里想的念的都是唐嘉爱。多亏她出面拯救了自己,不然这时候还不知道有没有心情去上课呢!母亲知道苏童一熬夜苦读到天亮,想弥补过去那些落下的课程,奋战中考,精神虽然可嘉,但怕儿子营养跟不上去,早就想好买几只家禽,一天杀一只给儿子补身体,最后造成营养过剩的结果。苏孝贤恨不能求神拜佛,给儿子灌输一点智慧,也好在考场上超常发挥——或许,能正常发挥就不错了。作为苏童一的父亲,他从前没有在大学里念过书,所以他把读大学的愿望,都寄托在儿子身上,希望儿子能够替他完成这一遗愿——虽然他还未“百年”,可这已经算是一种必然的遗憾了。他在书房里,想起《三字经》和《千字文》上的警诫,什么“养不教,父之过”,“养而不教如养猪”之类的一大堆。自己也备足教案,该对儿子补上一课,要对比:“你看看你大哥,他虽然也谈恋爱的,可是仍能以学业为重,这个学期又拿到学校的奖学金了。你这些日子以来,意志消沉,没有一丁点男子汉的气概。隔壁家顾婶婶的儿子,在学校里也谈恋爱的,可是人家懂得孰轻孰重,前年已经考上了国家的‘211工程’大学,如今不知道多风光呢,前途无量。”也许,苏童一听见了会跳起来抗议说:“他们爱的又不是沈梦雨!”要激将:“你不过就是沧海一粟,自以为了不起,其实就是井底之蛙,将来要走的路还很长。学了一点中国古典文化的皮毛,就沾沾自喜!早知道,我小时候就不让你去读那些书了,什么《岂有此理》,简直岂有此理!让你练就了狂野的性格,以后真该好好地教教你。”这句话,让人分不清楚是他小时候还是苏童一小时候,没读过大学的人就是不一样。要鼓励:“你虽然成绩掉得很厉害,可是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只要你重新振作了,就没有什么跨不去的难关。爸爸、妈妈永远是你坚强的后盾。”可是这三段话,需要主讲人同时转换鄙夷、愤怒、诚恳三种表情,不是资深的演员,轻易演不来。苏童一会不会被吓坏呢?自己是他的父亲,可不是在扮演他的父亲。苏孝贤正在考虑着划掉其中两条,用一种比较委婉的说法,来跟儿子谈话。他想到《礼记》上说“父慈子孝”,只有父亲仁慈在前了,才能儿子孝顺在后的。便决意把前面两条划掉,到书柜上去取《傅雷家书》,看看里面说了些什么,准备套用现成的。
苏童一这几日来,对教科书真可谓“深恶痛绝”,“畏书如畏虎,秦皇烧不尽,留与后人苦。”做了三五份模拟试卷,感觉这“分析”和“要义”之类的问题茫然,不知道该怎样作答,恨不能学金圣叹在试卷上连答三十九个“动”字,寓意“人生四十不动心”。气得抓耳挠腮,才知道为什么德国的学生可以拥有炸掉学校的想法,烦得不摔书不行,有伍子胥鞭仇人尸首的痛快。据说,西门吹雪有杀掉不爱剑的剑客的行为,假如西门吹雪是一个书生的话,他肯定会第一个杀掉苏童一。苏童一将那本面目全非的书籍,捡起来,拍了拍封面上的小沙砾,整本千疮百孔的书,好像都在跟他求饶。他看了心疼,悉心地伸手去抚平。母亲敲门进来,见他心烦意乱,跟他说:“你父亲在书房里有请,不用怕的,他今天没有发脾气。”要他暂停复习,前去跟他父亲交涉一番。她早就怜悯儿子是一只惊弓之鸟了,一听到父亲的名字就怕,所以刚才对丈夫察言观色,背地里通报给儿子知道。苏童一知道:父亲跟儿子是两种截然相对的立场,历来是天敌关系,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