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稀缺的商品通过朝贡,实现垄断利润,首接充实皇室内库。??有记载,内承运库在成化年间仍存有白银2700万两,部分源于下西洋积累的贸易盈余。??】
“多少?!!”朱元璋的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他突然发现,自己那条“片板不得下海”的禁令蠢的可笑。
“这么赚钱!”朱棣也是无比惊骇,原来他的钱是这么来的?不由偷偷的瞥了眼身边的老爹,还片板不得下海,果然天幕没说错,他眼光真有问题。
“你瞅啥?”朱元璋自然感觉到了朱棣玩味的目光,他似乎感受到了侮辱,语气再次变得不善。
朱棣很想硬气的回答说瞅你咋滴?但感觉自己的脸皮没对方的鞋底硬,只得摇头:“没没有。”
“咱也要”
“父皇,你要不起,你没钱”
“闭嘴。”朱元璋气的老脸都由红转黑了,看向朱标:“标儿,你怎么看,要不要建船?”
朱标上前几步,来到朱元璋身前,压低了声音道:“暂时不要。”
“何故?”
“天幕称父皇凉薄,武将心寒,恐会生变。”
“嗯?”朱元璋一怔,他不傻,只是有时候太过自我,被朱标这一点,瞬间就明白了,点头道:“咱知道了。”
【他打击了斯里兰卡锡兰山国的统治,铲除了篡夺王位的苏门答腊君主苏干剌,严惩了海盗陈祖义,切实保障了海上贸易通道的畅通,彰显了大明王朝的强大国力。】
【他宣扬国威,建立起全面的非霸权朝贡体系,与数十个国家建立友好关系,形成以大明为中心的东亚秩序,增强大明王朝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据统计永乐一朝,来朝贡的国家就超六十个,甚至有三位国君,葬在了大明的领土上,而郑和也被视为大明王朝的和平使者。??】
【他也开拓了海外的贸易,其中包括朝贡贸易、官方贸易和民间贸易等形式,也换回了香料、珠宝、苏木、药材等国内稀缺的物品,为明朝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郑和船队所到之处,也积极传播中华的文化,将大明朝的语言、文字、艺术、科技、礼仪等介绍给当地人民,也带回了丰富的异域文化,如阿拉伯的天文学、医学知识,非洲的音乐、舞蹈、雕刻艺术等,也为中华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他,郑和,这位航海史上的先驱者,以睿智为舟楫,高悬和平之帆,铸就了世界航海业发展的不朽丰碑,谱写了大明王朝与他国友好往来的千秋华章。】
“郑和和平的使者?”
武将们面面相觑,若要他们开着战船踏平东南亚,为大明开疆拓土,他们二话不说,嗷嗷干就完了。
但开贸易、扬国威、宣和平、传文化等等,他们真做不来,不得不承认这个郑和是有点东西的。
“郑和?!来人,查,找到这个郑和,不对,马和!也不知道他出生没有,多大了。这一次,咱要让他当个真正的男人!”朱元璋再次脸上露出兴奋之色。
朱棣愣了一下:“不是父皇,郑和是儿臣的!”
“你?你的就是咱的,甚至连你这个人都是咱的,有问题吗?”
“可是”朱棣张大了嘴,他没想到,老爹连太监也要和自己抢。
“可是什么可是,你既然喜欢太监,咱赏你十个,天幕完后自己去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