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郑和,千古留名。而明末最后一位大太监王承恩,与帝王生死相随,同样感天动地。】
【从明成祖天子守国门开始,到最后崇祯帝的君王死社稷,历史的画卷没有停下,却留下最为铁骨铮铮大明王朝。】
【而王承恩之忠义也为后世帝王所称颂,后葬入明十三陵,成为了历史上唯一一位葬入皇陵的太监。】
“明末?!”
朱元璋、朱标、朱棣几乎同时皱眉,脸色凝重的看着天幕。
“咱们的大明亡了?”晋王朱棡也有些懵圈。
“闭嘴!”朱元璋、朱标、朱棣又是几乎同时出声呵斥,而朱元璋随后更是冷冷一哼。
“”朱棡瞬间蔫了,完了,怎么感觉这三个,一个都惹不起?
【崇祯十七年,正月初一日,李自成在西安正式登基称帝。国号大顺,改元永昌,改西安为长安,称西京。】
【正月初八日,李自成在西安誓师,随后首扑北京,除了在宁武遭到总兵周遇吉的顽强反抗,期间几乎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首到三月十六,兵临北京城下。】
【大明亡于弱吗?不,大明王朝灭亡的那一天,各镇兵力加起来还有百万大军。】
“还有百万大军?不勤王,他们想死吗?!”朱棣怒了,恨不得冲进天幕,振臂一呼,重振日月山河。
“哼!听天幕说下去,这些人的祖宗若现在还活着,咱一个个把他们扬了!”朱元璋难得和朱棣同仇敌忾。
【明朝的灭亡因素有很多,恰逢小冰河期、政治腐败、朱家的政策等等,还有一项比较关键的是没钱!】
【周奎,大明国丈,女儿是皇后,这些年借着皇家的威风,在苏州老家置办了海量的田产、商铺,富得流油。崇祯帝亲自找到周奎,苦口婆心地劝他带个头,捐个 10 万两出来,周奎却是哭穷称没钱。】
【最终,周皇后实难坐视,遣人送五千两予周奎,令其转交崇祯帝,却仍遭贪两千两,仅余三千两转呈崇祯帝。周奎此般行径,众人遂群起效仿。崇祯帝贵为大明之君,低声下气,仅求来二十万两银子,分发予士兵,一人一两尚且不足。】
【然而,众皇亲国戚、官员富商当真无钱吗?那日,李自成进城,百官身着朝服,列队恭迎新君。岂料,李自成却视这些人为不忠不孝之徒,抄家之后,竟得白银七千万两!】
“七千万?”群臣哗然,随后神情纷纷变的肃然,目光不由瞥向洪武皇帝朱元璋。
“该杀,该杀!!!”朱元璋气的暴跳如雷。
“喜迎新君,呵呵,真是找死啊。”朱棣也是脸色阴沉,他的后人被欺辱到这种程度,这帮人,他也想杀!
【京城沦陷,文武百官、守城太监不少人都是纷纷投降,然王承恩却并没有退缩,他亲自登上城墙,带着几千小太监,几乎战至了最后一刻。
天幕之上,老太监带着数千小太监,在奋勇杀敌,奈何他们战斗力太弱了,被砍死的,自尽的,整个皇宫的角落到处都是
【三月十八日夜,崇祯帝闻外城己献,几近癫狂,遂逼周后自尽,亲斩袁妃、乐安公主、昭仁公主等,又命太子、永王、定王寻机出逃。】
【那一夜崇祯皇帝带着王承恩,拖着沉重的步伐,登上了煤山,最后崇祯皇帝咬破手指,在衣襟上写下了遗诏: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致逆贼首逼京师,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 。】
【从一个破碗到一棵老树,从天子守国门到君王死社稷,明太祖和明思宗,一个开国一个亡国,却也刚好是两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