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其他类型 > 文薰的民国日常 > 关于大学教育

关于大学教育(3 / 5)

让她轻松。

笑完,将信笺放在旁边,她开始提笔书写回信。她没有去提及罗友群、或是江弈材的事。她写了家中二老尚好,写了二妈的近况,写了二哥二嫂已经回去政府工作,写了锦姝的变化,也写了自己做老师第一周的总结一一在写下这部分时,她敏锐地察觉到这种方式很好,能有效地在回忆和记录的过程中反思到教育工作中的不足。小木偶说要天天给她寄信。或许是路上出了什么变故,回复完这一封,下边还有另一封。

与上一篇来信中的缠绵不同,这封信里主要是充满生活气息的一些见闻。他说他在第一周时便再一次跟着其他先生们,去给工厂里的工人们上夜课了。

“工人们的学习热情宛若一团火,烧得人滚烫。”他又加了行小字补充:“只比在你身边时稍微凉快一点点。”文薰写下批注:十分形象的对比,区别体现跃然纸上。小木偶不愧为文学老师,很会使用写作手法。他这边写了前因,进行铺垫后,后头就跟了结果。

“原本打算这周回家,与你鹊桥相会,然而给工人上课之事一出,我如何能抛下他们回家呢?”

霞章随后又简单抒发了今年中秋或许也不能回家的忧愁。今年中秋在周四,国民法律规定中秋假期只有一天,个别大学甚至不放假。霞章本来就因为工人教学之事绊住,现在连中秋都不能回家给文薰剥螃蟹了或许是夹杂了他的苦恼,信件上的字体的墨意都变浓了。文薰在回信里如此安慰他:“那也不要紧。难道没有了你,我就不会吃螃蟹了?″

不说莫太太心疼丈夫来回奔波,难道她便不心疼了?她接下来又写:“宝贵的时间要拿去做更宝贵的事,我认为你明白的。”文薰想要去做实事,她也赞成丈夫能够力所能及地去帮助更多的人。他们不要做纸上谈兵,他们应该合理地去放弃一些东西。但是在放弃之后,可以寻求一些温暖。

见不到文薰,莫霞章是遗憾的,且有一种理智占了上风之后的落寞。他絮絮叨叨地诉说思念,仿佛是在文薰耳边。

莫霞章毫不掩饰自己的情感,大方地找她要糖吃。文薰将思念与表扬包裹起来,夹带在信中寄回给他。如此,两人哪怕不在一处,也能互相汲取到能量。霞章还在信中明说,文薰照顾父母,十分辛苦。文薰想告诉他,她不辛苦,操持家务的大嫂才辛苦。她知道,莫霞章特意提及此事,是想向她确认,她在莫家过得还好。文薰对他的关心不厌其烦,再一次在回信中告诉他,自己十分自在。好像只要不涉及到莫霞章的身体,她同莫太太就没有矛盾。像她上周周日在家,莫太太午后特意让吴妈送来了一碗汤,还嘱咐她不要久坐劳累,要多走动。

为了使他安心,她将这些内容都写进了信中。前段时间,托罗友群提起,让“契科夫″走进文薰的耳中。老实说,以前文薰受专业原因,除英法文学外,对其他国家的文学少有阅读。正巧上周访栖霞山认识了韦杰洛夫,她便找他借了些书来看。她再一次读到了契科夫。

在这封回信的最后,文薰把自己新得来的一句摘抄下来,寄给霞章。“我顺着一道名叫进步、文明、文化的楼梯往上爬,爬呀爬呀,并不明确地知道我在往哪儿爬,可是,真的,单单为了这道美妙的楼梯就值得活着。”以此为结语。

希望你我二人能一直为了未来而奋斗,脚步不停。文薰在霞章的信中汲取力量,她相信霞章亦是如此。故而她每次回信,都写的十分尽心。

她就是这样一个做任何事都非常认真的人。她还能是一个能听得进任何建议的人。

在被莫霞章的教育观点抚慰到后,她开始抛下个人成见,抛下那份因锦姝而生的迁怒,去思考他在晨会上的发言。

江弈材在教师会议上提出的质问固然说的难听,但他发出的疑问,文薰认为自己确实需要花功夫进行确认,反思。

《简爱》的原篇真的适合大一新

最新小说: 重生回摄政王少年时 幸村有病,但有才 师门骗我来古代搞批发 婚吻青梅 海雪弥漫 给我一百零花钱[年代] 和杀手私奔 北宋生活日常 杀手隔壁小饭馆(美食) 郡主的旧情人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