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去读吗?英文原著阅读的难度,不外乎那几个要点:生词、句型、作品的背景时代。其实文薰的教授课程,是根据郭滔先生给予的教育部下发的范本来订的。教育部对于大一生的英语阅读课,就是采用“阅读名著原篇"的教学建议,也规划出了十来本可以从中进行选择的英文名篇,其中也包括《傲慢与偏见》。这本书全书不到12万词,篇幅相较《简爱》来说略短,单从这点,或许前者比后者更方便教学,但文薰是考虑到作者的写作手法和剧情脉络,再到作品的主题,才做出了这个决定。
江弈材用锦姝举例,可锦姝那样的存在到底是少数。能考进金陵大学,便在某一种程度上证明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积累。文薰通过听江弈材的话,大概能够猜测到他的教育观,对此,文薰持有保留意见。照她认为,英语的教学从来不是学生一味地探索,老师的引导和讲解也同样重要。比方说她自己在上课时,会简略地提到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主人公做出这种选择的社会原因。
东西方的文化和社会构成到底差异太大,又有很多宗教、民俗,有很多学生在阅读外文书籍时,便是这里出了问题。如果学生们能够理解作者的用意,再理清了句型,熟悉了词汇,对于一篇围绕着女主角,且出场人物相对较少,人物关系简单的小说,又会有什么理解方面的困难?更不用说,现在她还和教授文学史的钱老师取得了联系。两相合作,还怕带不好学生啃下这篇书籍?
文薰不仅对自己的英语水平自信,也相信金陵大学学生的水平。在严谨的确定了自己的教学计划没有错误后,为了防止再有人言,她甚至抽出时间写了一篇《关于大一生阅读名著《简爱》之可行性分析》。再有人质疑,她便将报告奉上。
要反驳可以,也写篇报告吧。
除了这篇报告,还有一篇涵盖所授大一班级学习进度的报告。文薰索性把两份报告合到一起,提前上交到外文系主任郭滔先生手中。看完后,郭滔是十分欣喜的。
趁课余,他把文薰喊到面前,亲口询问:“朗老师,您这种教学记录和教学反思,是从英国学来的?”
他知道文薰是今年才刚回来,他在想,莫非英国的教育制度又进步了?“不,是我根据自己的想法写的。”
文薰会这么做,一是因为她是新手,她需要总结,二便是好和远在临安的丈夫探讨自己的教学计划了。
孰不知无心心插柳柳成荫。郭滔拿着她的报告道:“这种方式很好嘛。对于教学过程有明晰的记录,又有及时的自己的思考…想来,如果你过两年再把这些内容翻出来看,又会因见识和阅历的不同,有新的看法。”文薰稍微一琢磨:“就像文学批注一样。”“是的。“郭滔的眼睛简直无法从这篇报告上移开,“这对教师来说是多么好的方法,应该得到推广。”
郭滔此心,完全是为了推进国内教育行业的发展。“中国的现代教育发展至今才多少年,我们一直在向外学习。我们向欧洲学,向日本学,向美国学……咱们到处实行′拿来主义',最终也要本土化才适宜。教育部的廖部长去年开教授大会时就讲过,希望所有的教师除了授课外,也要为了精进现代教育而努力。”
现在是一个百废俱兴的时代,一切只要是有建设性的东西,都可以被采用。郭滔先生打定主意去运作,也不知是什么个情况,好像不用文薰再交材料,他自己另有一番想法。
他的心思,文薰无从得知,回去了便继续将精力投入到教学课程,投入到自己的学习中。
尽管丈夫不在身边,她却并不感到无聊。相反,因为有自己的工作,在莫家父母于这方面还算开明的前提下,她的生活反而比结婚前还要自在。零零散散,文薰也在空余时间签了一些从出版社寄来的文件,为译本在正式上市前做最后确定。
出版社编辑给来的信中,已经给了《伯莱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