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其他类型 > 走入唐宋诗词的河流 > 第七十一章 江南治水:白居易“兼济天下”

第七十一章 江南治水:白居易“兼济天下”(3 / 4)

难。首先是人手不够,苏州的百姓大多要种地,没时间来挖河。白居易就跟百姓商量“大家白天种地,晚上来挖河,官府给大家发工钱,还管饭。等河挖好了,大家运货、浇地都方便,对大家都好。”

百姓们听了,都愿意来——他们知道白居易是个办实事的官,修西湖堤的时候就帮了杭州百姓,肯定也不会骗他们。每天晚上,虎丘山下灯火通明,百姓们拿着锄头、铲子,一起挖河,虽然累,但没人抱怨,因为他们知道,这条河是为了自己。

白居易还是天天去工地,晚上也不例外。他拿着灯笼,在工地上走,看看哪里挖得慢,就去帮忙;看看谁累了,就让他歇会儿,替他挖一会儿。有次他不小心踩进泥里,鞋子全湿了,裤腿也沾满了泥,百姓们赶紧过来扶他,说“白大人,您快回去吧,这里有我们呢。”白居易却笑着说“没事,我还能挖一会儿,跟大家一起干,我心里踏实。”

挖河的时候,还遇到了“硬骨头”——有一段路的土特别硬,锄头挖下去,只能挖个小坑,民工们都累得直喘气。白居易就想了个办法让大家先在土里浇水,把土泡软了再挖。这个办法果然管用,土泡软后,挖起来快多了。

就这样,用了半年多的时间,一条长七里的河终于挖通了——这就是现在苏州有名的“七里山塘河”。河挖通的那天,百姓们都划着船,在河里庆祝,有的船上放着鞭炮,有的船上载着粮食,还有的船上坐着孩子,孩子们在船上唱歌,笑得特别开心。

有个运货的商人,第一次用船运粮食到城里,激动地说“以前用小推车运,要走半天,现在用船运,半个时辰就到了,还不累,这都是白大人的功劳啊!”

除了方便运货,七里山塘河还解决了灌溉问题——河边修了很多小水渠,把河水引到田里,百姓们再也不用怕天旱了。有个老农说“以前天旱,我们要去很远的地方挑水,现在打开水渠的闸门,水就流到田里了,太方便了!”

白居易看着热闹的河面,看着绿油油的田地,又想起了在杭州修堤的日子——他发现,不管是在杭州还是苏州,真心帮百姓做事,百姓就会记着你。他在苏州写了首诗,里面有句“人稠过杨府,坊闹半长安”,写的就是七里山塘河修好后,苏州的热闹景象,字里行间全是开心。

诗里的“人间烟火气”《钱塘湖春行》不是写景,是写百姓的好日子

白居易在江南治水的时候,没少写诗,但这些诗跟他以前的讽喻诗不一样,没有愤怒,没有委屈,全是“人间烟火气”——写西湖的春天,写山塘河的热闹,写百姓的笑脸。最有名的就是《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你以为他在写西湖的春景?其实不是——“水面初平云脚低”,写的是修堤后,西湖的水位刚好,不高不低,正好能浇地;“乱花渐欲迷人眼”,写的是西湖边的花开得热闹,因为水多了,花长得好;“绿杨阴里白沙堤”,写的就是他修的白堤,堤上的柳树绿了,百姓们在堤上散步、聊天,日子过得很惬意。

这首诗里的每一句,都藏着百姓的好日子。以前西湖水不好的时候,百姓哪有心思看花开、看莺飞?天天都在愁种地、愁喝水。现在水好了,日子好了,百姓才有心情欣赏春天的美景,白居易看着这样的景象,才会“最爱湖东行不足”——不是他喜欢逛西湖,是他喜欢看百姓开心的样子。

他还写过一首《观刈麦》的后续,里面有句“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写的是杭州百姓割麦的场景,跟他以前写的“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不一样,这里没有辛苦,只有丰收的喜悦——因为水利好了,小麦长得好,百姓虽

最新小说: 失控悖论[先孕后爱] [娱乐圈]在全球选秀当顶级爱豆 作精的疯批未婚夫 小情书 清冷权臣的逃婢 神子她黑化后 一场栾树雨 七十年代漂亮炮灰 [综武侠]开局一座恶人谷 斓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