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份数据预估报告。
报告中提到,今年全球互联网人数很可能突破8000万人。
但在谢尔盖·布林看来,这个数字明显偏低。
这些机构的数据通常参考联合国互联网管理部门给出的粗略调查结果,并没有进行详细的范围内走访,只能算是一个大概数值。
不少机构对这份数据持怀疑态度,因此全球具体的互联网用户数量的具体数字至今仍是个谜。权威一些的机构公布的数据与联合国给出的数值相差不多,上下浮动约几百万用户。
可也有媒体声称,全球互联网人数已超过一亿人,甚至更多。
这一说法主要是根据全球电脑销量推算出来的结果。
光是1996年,全球电脑销量就突破了6000万台,虽然其中不少是企业、学校、机构采购,但个人计算机的出货量也超过了一半。
电脑不同于快消品,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保质期。
除非是经济条件优越的人或者数码发烧友,否则很少有人会每年更换电脑。
目前全球电脑的保有量已超过三亿台,即便其中有不少是老旧机型,被淘汰了一部分,但仅过去两年,计算机的销量就突破了一亿台。
销售出去如此多的电脑,互联网用户却只有七八千万人,这正是不少媒体提出质疑的原因。谢尔盖·布林则是因为谷歌的注册人数而对这些数据产生了怀疑。
如果按照尼尔森的说法,今年全球互联网用户可能超过八千万人,但目前实际数据只有六千万人,可谷歌浏览器的注册人数却已超过了4800万。
而且谷歌的用户每月都在以稳定的速度增长,每月的增长速度也不算太慢。
还有一个问题,谷歌已经开始向全球市场进军,但在不少地区都遭遇了顽强的阻击。
除了众多模仿者的跟风竞争,本地财团也在暗中影响市场格局。
以日本为例,谷歌搜索引擎的市场占有率仅为两成多一点。
尽管谷歌的搜索引擎技术更为先进,但日本几乎是雅虎的天下。
通过铺天盖地的洗脑式宣传以及政策上的偏袒,日本人已经习惯性地使用雅虎门户网站,而非选择谷歌。
自然而然地,在搜索引擎的选择上,他们也更倾向于使用雅虎内部的搜索引擎。
根据谷歌内部的市场调研数据,谷歌搜索引擎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应该在六成左右。
要真是是六千万人的互联网网民,谷歌怎么可能会有4800万的用户规模?这一数据悖论让谢尔盖·布林坚信,全球互联网用户的实际数量远不止现有统计的数字。
“所以你觉得谷歌搜索的用户增长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恩斯特敏锐地抓住了问题的核心,身体微微前倾。
谢尔盖·布林重重地点了点头“现在谷歌邮箱的用户人数已经达到2100万,虽然其开拓市场的潜力依然巨大,但谷歌搜索才是我们的核心根本”。
“只要谷歌搜索的用户数量能实现更大幅度的增长,等我们的浏览器一上市,就能完成各个项目的一体化整合”。
“到时候不管是谷歌邮箱,还是谷歌Tunes,或者是谷歌后续开发的其他项目,用户只要使用了谷歌浏览器,就很可能会慢慢接受谷歌的这些产品”。
“毕竟便捷才是互联网能够快速发展起来的关键”。
一号多用的账号体系,从谷歌邮箱发布之初就成为了谷歌的一大标志。
《华尔街时报》甚至专门发文称,这一设计是互联网领域的伟大构思,极大地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和品牌粘性。
“至于人才储备方面,我也不想再等了。”谢尔盖·布林的语气变得坚定起来。
“高校毕业季马上就要来临,我们不能再等新总部落成后才开始招聘。但现在的办公空间实在有限,所以我的想法是先下手为强,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