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望山累死马,那是一点也不假的。眼看青玄山就在眼前,三人还是走了一个多时辰。
终于到了山脚下一条缠绵蜿蜒的羊肠小道。师徒三人沿着小路继续行走。路上偶然遇见砍柴的樵夫,樵夫放下肩上的柴伙,站在那里毕恭毕敬的行礼。路一川还礼。郑七两也学着师傅师兄,有模有样的还礼。
大约又行走了小半天,终于一座建造在半山腰,庄严且威武的宫殿进入了眼前。
沿着用青石搭建的台阶又走了一小会。突然眼前豁然开朗,就看见两扇极大的黑漆木门。大门两边各是一根粗壮的门柱。
每根门柱都是用一整棵紫檀木做的。门柱上左右各有一副金漆书写的对联,笔法苍劲有力。每个字都如斗大一般。
左边写的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右边写的是“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门头上也有三个金漆大字“青玄宫”
三人沿着一十九步台阶,走到大门跟前,路一川轻叩门环。
门吱呀一声打开一个门缝,接着就伸出来了一个小脑袋,嘴里跑风,奶声奶气的说道“我就知道是九十二师叔回来了。师叔你给我带的什么好吃的了,如果像上次那样空着手,这次可是不准进门的了。”
路一川笑呵呵的赶忙把刚才在路上饭店打包的那一只烧鸡,二斤羊肉递拿了出来。
那个小身影一下子就从门后窜了过来,一把从路一川手里接过油纸包。
只见这个小道童,看年龄约莫四,五岁。长的那是一个眉清目秀,干干净净。尤其是那双不大的眼睛,滴溜溜一转,更显得格外机灵。
小道童头上也规规矩矩的梳着道士标准的发髻。虽说年龄不大,可也像模像样的穿着合身的小道袍。
小道童嘴里,不知什么时候掉落的两颗门牙,留下一个大大缝隙。说起话来 ,噗嗤漏风,格外有趣。
郑七两一扫一路上的疲惫。也笑着看着这个极其有意思的小道童。
那个道童接过路一川手里的肉食,一下子打开油纸包,就扯了一个鸡腿,用那不完整的门牙啃了起来。
边啃边说道.“还是山下的东西好吃,昨天八十九师叔打死了一只叫不上名字的大鸟。九十师叔用大火煮了两个时辰,那个肉还是硬的嚼不动,把我牙都给硌掉了一个。”
路一川指着小道童对着郑七两说道“这是云中子师兄的徒弟,名叫李晨儿。二岁时就入了刘师兄门下了,七两,你是要叫声晨儿师兄的。”
郑七两赶忙作揖行礼道.“晨儿师兄好。”
李晨儿看着郑七两点了点头,嘴里依然吃着鸡腿没停。停了一会会,他才说道“你就是路师叔这次下山收下的徒弟。你叫七两?你的名字真有意思。怎么起了这么一个名字。”
郑七两点了点头又说道“回禀晨儿师兄,我就是郑七两。这名字是师傅起的。”
李晨儿这时候也已经把那个鸡腿啃完了。他又把鸡腿骨头在嘴里簌了一下。然后抹了抹嘴,又从油纸包里拿了一块羊肉放进嘴里。最后才恋恋不舍得把包肉的油纸重新包了起来。
包好后李晨儿才说道“你名字也太难听了,改天让我宛然师姐重新给你起一个名字吧。对了,路师叔,这次下山,还有什么好玩的事情吗,等会要全部讲给我听的。还有七两师弟,你也要说说山下的事。”
几人进了大门,郑七两看着高大宏伟的殿堂,怎么也想不通,这么一座雄伟的宫殿是如何建造在深山密林之中的。
几十米的路上全是铺的青石板,路边种的都是各种奇花异草。郑七两还没来的及仔细看呢,就听师傅突然说道“陈师兄好。”
郑七两也赶忙停下脚步向前看去,这是一个年纪约五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