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石鉴却自有一番道理。
他并非是皇长子,在众多皇子中也并不是石虎最爱的那个儿子。想要在虎豹豺狼环伺的赵国生存,没有几分军功是混不下去的。
石鉴见众将都闷不吭声,他冷哼一声,再次喝问道:“都听到了吗?”
“谨遵将令!”
这一次,诸将只能答应下来。
***
各地告急的警报并没有随着庾亮的“操作”而减少。
相反,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地求援的警报越来越多。从离武昌最近的江北邾城,到平靖关的桓景,再到襄阳城的桓宣。最后连自己的弟弟庾翼都发来了求援警报。庾亮不能再无动于衷了。
“庾公!这是南郡发来的最新战报!”王羲之一脸忧虑的迈着快步走进庾亮的房间。他的房间里早已堆满了各地的警报。
“放下!”
庾亮只是淡淡说了一句,头也没抬。
王羲之知道他在低头研究地图,可现在最紧迫的已经不是研究了,而是得做些什么。
武昌现在没有人不知道赵军南下进入荆州的消息。这些晋军主力就等着和赵军一决生死,怎么到了关键时刻,征西将军却没动静了呢?
庾亮是在判断赵军的主力究竟在哪。
一开始,他认定了赵军的主力是扑向邾城。邾城近在咫尺,他手握重兵在武昌以逸待劳,等的就是赵军送货上门。
可随着桓宣传来樊城失守的消息,庾亮就不敢下定论了。
桓宣的实力并不弱,在荆州本地几个军阀里算是比较强的。连他也开始进入防守了,说明襄阳对面的赵军才是主力。
正当庾亮准备兵发襄阳的时候,平靖关的桓景又传来了战败的消息。两个校部四千多人在关南的山道出口处遭遇赵军埋伏,几乎全军覆没。
这让庾亮又陷入了深深的怀疑,怎么到处都是赵军主力?
王羲之见庾亮还在犹豫,有些不忍的开口道:“庾公,诸将都在叫嚷着出征。如果再不行动,只怕士气...”
庾亮白眼一翻,生气的扔下手中的战报,怒喝道:“无我将令,任何人都不准出战!违令者斩!”
王羲之无奈,只能答应着下去了。
走出房间,迎面而来的是王愆期和几个老资格的军官。他们一看王羲之的表情就明白了一切。
“征西将军一意孤行,这可如何是好啊?”王愆期摸着胡子连连摇头。
“邾城一天发来三个求援,如果再不救,只怕....”另一名头发花白的老将欲言又止,他苦闷的脸色已经说明了一切。
“要不还是我再去劝劝庾公,他未必不肯听我的!”王羲之决意再做一次苦劝。
就在房外众人正在低声商议之时,猛听得房内一声惊呼,庾亮似乎被什么惊讶到了。
众人连忙推开房门,只见庾亮手握着王羲之刚刚送进来的战报,脸色吓得煞白。
“逸少,逸少!”庾亮见众人推门而入,并没有责怪他们,反而叫着王羲之的表字,把那份战报又交还给了他。
“你看看,这是真的吗?”
王羲之连忙打开,和众人一起观看。
这是庾翼亲手写就的战报。在战报里庾翼绘声绘色的描述了和赵军交战的全过程,把自己和赵军主帅极限一换一的过程描绘的惊险无比。
“怎么石城也出现了赵军主力?”庾亮哀嚎道。
石城位于沔水中游,如果赵军出现在那里,那说明襄阳已经.....
“庾公宜分兵速救石城啊!”王羲之和王愆期异口同声的劝道。
王愆期虽然不是武将,但熏陶久了,也知道石城的要紧。
“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