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教引嬷嬷来了苏府之后,菱蓉这个偏院便被封闭起来,每日里菱蓉并身边的贴身丫鬟跟随竹息姑姑学习宫中礼仪,除林氏、苏筠梅等女眷可入内探望外,其他外男不得入内。
“安小主,按照祖训,宫妃等级分为答应、常在、贵人、嫔、妃、贵妃,再往上就是皇贵妃,但有中宫皇后的,一般不会有皇贵妃,因为皇贵妃已经位同副后。”竹息姑姑为菱蓉讲解宫中礼仪规制。
菱蓉自然不是小白,这些东西早就已经熟知的,但也要装作第一次听的样子。
如今宫中的局势、妃嫔间的恩怨,甚至皇帝和太后之间密谋之事,她作为观剧之人已经熟知。新入宫的妃嫔们也算是了解家世背景人品。
但因为她的缘故,故事的发展已经有了一些偏差,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比如如今她就得了一个封号。
要想在宫中活命,三位真正的主子——皇上、太后和皇后的态度,她需要提前有所把握。她现在最关心的还是太后对她的态度。
“敢问姑姑,皇上给妃嫔们的封号,是何意指?”菱蓉睁大懵懂无知的杏眼。
“安小主着实圣眷有加,这一次殿选就得了封号。”竹息姑姑笑了笑,“这在妃嫔之中算是天大的荣宠。”
“咱们宫中,现在位居妃位的共有三位,华妃、齐妃、端妃,都是有封号的。齐妃娘娘生了咱们三阿哥,如今算是圣上长子,位居妃位还有封号,也是理所当然;而华妃娘娘和端妃娘娘均无子嗣,但也位居妃位,有封号,主要是因为家世显赫。尤其是华妃娘娘的哥哥年羹尧,位属封疆大吏,华妃娘娘又得盛宠,如今也有协理六宫的权力。”
“那我爹只是七品县丞,如何能给我封号呢?”菱蓉问道。
“那自然是因为小主您聪慧仁善,皇上很是欣赏,太后娘娘也颇为赞赏小主您,说是闺阁女儿少有的心胸。”
菱蓉知道是因为救灾之事,看来太后娘娘对给她封号一事也是赞同的。
菱蓉忙谢道:“皇上和太后娘娘抬爱,我不过是略尽微薄之力,水患一事还是皇上英明决断,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疏浚完毕,百姓重获安居乐业。”
竹息姑姑见菱蓉居功不自傲,十分懂礼数、知分寸,满意地点点头,觉得太后娘娘没看错人,心下觉得更要事无巨细地耐心教导。
苏筠梅这边,自从赐婚旨意下达之后,庄亲王那边就派人来商议大婚之事。
如今的庄亲王,乃是先皇的第十六子允祐,因先皇堂兄庄亲王博果铎去世,没有留下血脉承继爵位,先皇便将允祐过继过去,继嗣为后,承袭了庄亲王的爵位。
庄亲王允祐生性随意散淡,对于功名利禄不甚在意,又因过继给了他人,今上有心补偿,便给他寻了个有钱的妻家。
如此一来,又将江南一带织造业拢在了皇室手里。
且不论那些官场上的弯弯绕绕,如今苏筠梅夫婿已定,正一心一意绣自己的嫁妆。
前些日子她的姑姑特意过来看望她。姑姑虽为郡王府妾室,但是在内宅中已经俨然为女主人,只是扶正之事一拖再拖。
“我和他恩爱非常,已经很是满足,扶不扶正的也无所谓了。”姑姑这样对苏筠梅说。
“你以后嫁入夫家,一定要对夫君真心相待,如此方能收获对方真心。”苏筠梅十六七岁的年纪,对爱情什么的不甚明白,听的懵懵懂懂,面红耳赤的。
许丽娘是个有心思有谋算的人,她认真给女儿分析:
“你姑姑迟迟不能扶正,其中原因复杂,但你姑姑不追求正室身份,也是有些天真单纯了。只一条,你姑姑的子女们都是庶出的,这便让她吃亏不少。”
“咱们身为内宅的女子,名分最为重要。你是好命的,被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