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选结束,跟之前一样,还是一共记名留用了八位秀女。
晚饭后,皇后娘娘过来皇帝这边,询问新晋妃嫔位份之事。
“富察氏、博尔济吉特氏以及汉军旗的沈自山之女沈氏等人依照家室,该给个贵人的位份,只是大理寺少卿甄远道之女甄嬛等人的位份还要请示下皇上。”皇后如是说。
她父亲是正四品的大理寺少卿,按例给个常在就可以了。但甄嬛在殿选上也算是大出风头,瞧着皇上的意思是十分喜欢,因而皇后不得不问下皇帝的意思。
另有一个八品小官之女,听说也得了皇上青眼,但父亲官职太低,不顶用,顶多给个答应。
“甄氏就给个贵人吧。”皇帝思忖片刻答道。
“好啊,如此一来,汉军旗就和满军旗一样,都有两个贵人了。”
皇后同样的招数使出来,果然皇帝改变了意向,给了甄嬛常在的位份,但额外给了一个封号,自然也是莞。
“另有一位县丞之女安氏,父亲职位低,臣妾看着,给个答应的位份合适。”皇后见甄氏位份一事已定,顺嘴提了安氏的位份。
“安氏父亲官职低,但算是有功之臣,太后瞧着也喜欢,朕想着也给个常在吧。”
皇后顿了一刻,“如此一来,安氏以县丞之女的身份,却同包衣佐领家的女儿一同封为常在,怕是会引人非议。”
皇帝也觉得是个问题,“那便仍是答应,也给个封号。朕瞧着安氏出自钟灵毓秀之地,在百姓受灾之时,能够舍身为民,颇有仁爱慈善之心,赐封号毓。”
皇后面色微动,嘴上说着“好”,心中打着鼓。
看来这安氏也不可小觑。
第二日,翊坤宫这边,内务总管黄规全正拿着皇后那边拟好的新晋嫔妃所住的宫苑,给华妃禀报。
“满军正白旗富察贵人居延禧宫,蒙军镶红旗博尔济吉特贵人居钟粹宫,汉军镶黄旗沈贵人居咸福宫,汉军正蓝旗莞常在居承乾宫……”
“等等,莞常在?”华妃打断黄规全。
“正是甄远道之女甄嬛,听说皇上一开始想给她贵人的位份,后来经皇后商议,给了常在位份,皇上额外又给了封号。”
“是个能说会道的主,殿选时,跟皇上好一通聊呢。”颂芝一旁补充。
“这次给封号的还有一位小主呢,父亲是松阳县丞安比槐,说是去岁救灾有功,赐了封号毓。”
“县丞?区区小官不足挂齿。“
“听说皇上一开始也想给常在位份呢,但因为父亲官职太低,最后还是给了答应。”
“皇上不过是看在她参与了灾民安置,给个面子罢了。”华妃不是很在意这个小官之女,倒是甄嬛,皇上就见了一面,就要给贵人位份,还赐封号。
“莞常在和那个毓答应,都安排在哪?”
“皇后娘娘都给安排在了承乾宫。那可是个好地方,又宽敞又华丽,关键是离皇上的养心殿还近。”
“皇后倒是很会讨皇上欢心。这后宫佳丽三千,难道就让这两个独承皇上恩露吗?”华妃面露不快,“还有什么宫殿空着?”
“从前芳贵人住的碎玉轩还空着。”
“去打扫了,让莞常在住进去吧。至于这个县丞家出来的答应,就打发她去延禧宫偏殿。”
这一通操作,菱蓉还是跟前世一样,住进了延禧宫,和富察贵人、夏常在一起,往后的日子看来还少不得要热闹。
另一边,宫中的圣旨都传到了各位小主家中。
菱蓉同林氏一同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松阳县丞安比槐之女安菱蓉,宣慈惠和,善行仁德,着封正七品答应,赐号毓,于九月十五日进内,钦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