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更梆子刚刚敲响,东方云便悄悄进入了庾华位于通化坊的临时住所,这是两天来东方云第三次来了,昨天白天来时家里似乎没人,东方云不好在白天翻墙进入,便转头去了安定坊,结果在五通观撞见吴冬生带着凌云台的人办案,五通观被付之一炬,五毒道人下落不明,东方云本想夜间再来,不料昨日傍晚吴冬生登门拜访,两人一直谈到半夜,昨夜便没有成行。
今日上午来,又是无人应门,这通化坊居住百姓多,这宅子北面的都亭驿白天又多有往来邮驿信差,大白天的翻墙进院很难不被人发现,所以东方云只能夜间再来。
庾华的临时住所跟寻常百姓家的院子差不多,院子只有一进,进院走几步就是正屋,正屋两侧是耳房,耳房两边分别是东西厢房,四下漆黑无人,东方云翻上墙头,院内同样一片漆黑,没有一个屋子亮着灯,东方云轻轻落地,白天刚刚下过一场大雨,此时地面尚有些软,所以无须刻意蹑手蹑脚,走起路来就没有声息,东方云慢慢走向正屋,站在房门口听了听,屋内没有动静,东方云皱眉,伸手轻轻一推,门开了,没上门栓。
东方云没有立即进门,借着月光,他半蹲身子斜着望向门口的地面,没发现脚印,院内有泥,但屋内没有脚印,说明今天没人进来过,东方云不免又皱了皱眉,难道他今天没回来?
慢
慢走进屋内,这是东方云第一次进这屋子,扫视一周,屋内陈设很简单,两张大案,一张应该是吃饭的,另一张上放着笔墨纸,就算是简单的书案了,两张桌案旁各有两把只比小腿略高的胡床,东墙北面一扇素简的湘妃竹屏风,遮挡住了后面睡觉的地方。
这是典型庾华风格的房间,除了生活必需品,其他别无一物,庾华一向低调,吃穿用度都简朴,跟出家修行的和尚差不多。
东方云不禁一阵莫名的感慨,庾氏乃是数百年侨姓世家,东晋庾亮时更曾一度领袖江东,权势滔天,树百年来庾氏一族重臣迭出,权势熏天,富甲一方,庾华这一代不如前人权势贵盛,但庾华经营家业有方,家中积攒了土地田产生业訾财无数,说是富可敌国也不为过,可你在庾华身上,看不见一缕丝锦,在他桌上,见不到一盘珍奇美味,甚至连起居也很少用人服侍,这是何等的低调和朴素,但这个在物质上毫无追求的人,做事却极认真和严谨,整个长安、洪州和齐州的连环谋划,庾华可以说倾注了无数的心血,若不是庾华数年谋划,这些连环谋划不可能成功。
走到书案前,东方云在桌面上用手指一划,手指上那一层薄薄的灰说明庾华离开的时间并不是很长,最多也就几天,从室内陈设的整齐程度看,庾华并不是匆忙间走的,出门时应该是很从容的。
东方云又在屋中转了一圈,没发现什么,又分别进东西厢房转了一圈,仍没发现什么,看来庾华应该是临时有事出门了。
东方云迈步走向院墙,准备翻墙出去,不过就在他走到墙边的那一刻,一个念头突然在脑中跳了出来,不对,门从外面推不开,分明是在里面上了门栓了,但自己昨天和今天白天来时,院门分明没上锁,这只能说明庾华是挂上门栓后离开的院子,而且是跳墙离开的,这不符合常理……
东方云转身快步走向院门,看一眼院门,果然院门是上着门栓的,自己推断是正确的,庾华不是从院门离开的。
这是他自己住的院子,为什么不走门,却要跳墙出去?东方云皱眉,有种不好的预感。
笨啊,昨天来的时候分明没人答应,而大门又没有在外面上锁,这么明显的问题,怎么当时怎么没想到,早就应该发现这一点的,当时为什么没跳墙进来看看呢,东方云后悔不迭,最近烦心事多,弄的他反应变慢了,脑子不灵光了。
东方云快步回到正房,这次他点燃了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