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他因为暴漏了身份而不得不继续周旋,但在掩护了甲之后,戊其实是有机会撇清关系的,至少在给马周的密信后,他是有时间给自己洗脱嫌疑的……不对,就是给马周的密信,将案子捅到刑部,很可能是戊为了脱身而做的准备,但戊没想到刑部和大理寺联手,也
没想到大理寺派出了自己,更没料到自己会和东方云联手,而自己在和东方云共同“抓住”丙后,没有按照他们的设想将丙置于死地,而是发现了丙是被陷害的,继续追查谋害丙的人,自己和东方云的举动很可能跟戊原本的计划相反,打乱了他最初的部署。这种可能,按照常理来说是比较合理的解释。
大唐穿越必读(105)唐代科举能不能在招生办走后门?能!唐代科举考试成绩不是录取的唯一标准,甚至不是最重要的标准,除了皇帝会出面干预,宰相也会干预(宰相干预的手段我们后面另说),当然了,知贡举的主考官也有社会关系,也有师友亲朋,这些亲朋故旧去说情,不卖个人情恐怕也说不过去,所以,请托引荐之风逐渐蔓延开来,当然了,这也可以认为这是特定制度下的权力寻租。在这种风气下,托关系、找门路、走后门、拜山头就不可避免的展开了,而且越到后期,风气越盛,势头越猛,之前我们说过,王维通过岐王找到公主,最终登了龙门,这种情况在唐代一点也不会被人耻笑,反而很可能成为茶余饭后的佐酒的美谈。原本科举的初衷是“选贤任能”,公平的选拔人才,但到了唐中后期,不请托单凭真才实学而能登龙门者,反而成了罕见之事。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到,不光现今之中·国是关系社会,中·国
几千年来一直是关系社会,从未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