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种可能是魏征说的,戊跟官府周旋是在拖延时间,如果这种可能成立,那么他们就一定有后续的行动,而戊如今被囚禁,那么他的后续行动,可能是提早制定好的,不需要他亲自实施,只需要他吸引官府注意力,给自己的同伙争取行动的准备时间,减轻同伙的压力,而需要去执行行动的,要么是己,要么是庚,又或者己和庚本就是同一批人。
对狄知逊来说,现在最神秘的就是己和庚,因为他既不知道己和庚真正的身份,也没跟己和庚直接交过手,只是听东方云叙述过当晚己从东宫跑出来的大致经过,而那个经过,狄知逊严重怀疑是东方云经过修饰加工的,当时东宫的内侍宫女都被刑部和大理寺带走了,而监门卫的人也没有在东方云身边,没人知道东方云说的经过是真是假,内鬼是谁,几个内鬼都说了什么,也只有东方云和独孤芸在场,内鬼和疑似内鬼都已死无对证,也是东方云说什么就是什么,所以狄知逊对那晚的真相是有所保留的,只算是姑且听之,半信半疑。
梳理了各方的代号和排序,狄知逊开始在纸上画线和箭头,并且在线上标注连线的原因,也就是连线双方的关系。
他先将甲乙相连,然后画了个尖头对着乙的箭镞,并在线上先写了利用二字,想了想,又补上遗弃两字。
然后将丙和丁连起来,先是画了朝向
丙的箭头,写了构陷两字,然后犹豫了下,又画了个朝向丁的箭头,也写了个构陷,随即在后写的构陷后面加了两个小字,存疑。
随即将甲和丙连起来,在线上标注借甲杀丙。
乙和丙连起来,先写了假象两个字。
想了想,又将乙和丁、乙和戊分别连起来,然后都写上弃子二字。
盯着甲字犹豫了一会,将甲跟戊连了起来,先是写了同谋,想了想,觉得不对,想将同谋二字划掉,但又犹豫了,斟酌着,再同谋后面加了盟友两个字,觉得还不够,又加上利用。
甲跟戊的关系,是狄知逊考虑最多的,现在两边的关系有三种可能,即同谋、盟友或利用,现在还不能确定到底是哪种关系,从戊和丙的行为看,这三种关系可能都很大,所以狄知逊暂时选择三者并存。
戊和庚连线后,狄知逊果断写上了盟友,然后又加了或同谋。
随后,狄知逊将注意力集中到了戊和丁,连上线后,先是标记上了配合,想了想,他又摇了下头,想把配合两个字抹掉,却又犹豫了,沉思了良久,才在配合后面又加上“相互利用”四个字。
然后是丁和庚,连上线后,狄知逊写上待查待定,然后写上了参照庚跟戊关系。
狄知逊两次想将己和庚合并成一个,但两次都犹豫着没有合并,能把甲从东宫神不知鬼不觉的弄出来,除了庞大的黑道势力,首要其实是打通官面
上的关节,而戊区区一个长安令,他自己恐怕未必有足够的能量将所有官面上的关节打通,那么他在官场上的盟友必不可少,这个官场盟友,到底是庚呢,还是丁呢,亦或是丁和庚是同一方,官场黑道通吃,这一点狄知逊不敢确定。
想了想,这个答案,恐怕还得东方云去查,狄知逊一直认为东方云身后有一个强大的江湖帮会,尤其是东方云那几个身手高强的手下,身怀绝技且擅长潜伏盯梢跟踪,不是江洋大盗也是黑道高手,想查明白江湖中人,还得用江湖中人。
将所有的线都连上后,狄知逊面前的纸上出现了密密麻麻如同蛛网一般的关系图,看着关系网,狄知逊暗道这实在是自己有生以来经历过的最棘手的疑难案子,这甚至不能称之为一桩案子,这更像是七方势力逐鹿中原,就像开始想的那样,这七方如同战国七雄一般,互相利用,又互相防备,无所不用其极,你方合纵我连横,你有盟友我有同谋,你未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