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浅浅其实没出什么好主意。
小偷一般都会做贼心虚,当然也会贼心不死。闻世昀试胡水凝用得是做贼心虚,她利用得就是贼心不死。
如果真是家贼,那必定是对老夫人和闻家别庄十分了解的人,舍利子供在密室那么多年他不偷,偏偏这会儿来偷了,说明他有不得不偷的理由。虽然失败了,可如果有机会,他还是会来偷的。
所以她向闻太傅提出建议,在众人面前打个圆场,将此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再揪着抓出偷盗者这事不放,先把诗会继续了下去。一方面安抚因为此事打扰了雅兴的宾客,一方面让偷窃者不自觉放下警惕。
正常人看来此事就是景王府的亲戚胡水凝的嫌疑最大,而闻太傅不想伤和气选择按下不提,看在景王爷的份上放过了那个用心不纯的女孩。
而诗会散后,闻家会故意放出消息将会在明日转移舍利子。如果窃贼偷舍利子不是一时兴起,而是为了某种原因,他一定会兵行险招想法子再偷一次,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守株待兔了。
起初薛浅浅以为是胡水凝故意偷盗来陷害自己,后面才发现胡水凝同自己一样根本没作案的可能,她一个初入皇城的落魄千金,怎么会知道闻家会有什么宝物。
上一世的胡水凝就没有这么幸运了,薛浅浅莫名其妙背了锅,洗清冤屈后根本没心情去深思胡水凝是否有被冤枉的地方。
楚则寻继续道:“偷盗主谋是闻家二房妾室的一个表亲。此人在山庄里当管事的,和老夫人的心腹辛嬷嬷多年来暗通曲款,私吞了不少东西,这次也是二人合谋诓骗了老夫人,才致老夫人没有第一时间发现东西丢失。”
他说着,把一杯清茶放在了薛浅浅面前。
薛浅浅正欲捧茶,听见门外有动静,似乎是茶楼的伙计要进来上菜,候在门口的五明拦下了。片刻后,五明自己提了食盒推门而入,把几样小菜和糕点一一摆在了楚则寻和薛浅浅面前。
薛浅浅看着这些吃食有些恍惚:“许久不曾和王爷一起用膳了。”
前世的她和他一同用膳的次数大约十个手指都数得过来。成亲初始楚则寻对她冷淡,渐渐时间长些了也仅限于态度温和,并不时常和她见面,之后去了凉州,那里常年匪患作乱,条件艰苦,楚则寻为了治理封地忙得脚不沾地,两人聚少离多。再后来……
楚则寻狐疑地扬了下眉:“这应该是本王第一次同你一起用膳吧?”
“啊……是的。”薛浅浅回神,忙捧了茶盏凑近鼻尖,深吸了一口茶香平复自己的心绪,转移话题道:“不知那位管事可有招出为何要做如此自断前程的事来?”
楚则寻道:“听闻是他的儿子在外头闹出了人命被关在死牢里,闻二爷的小妾曾求到闻太傅头上,被闻太傅驳斥了,太傅发了话,闻家上下自然无人敢管此事。那人不知从何处听到主审此案的官员喜爱收藏高僧遗物的消息,走投无路了便出此下策。其他细节具体,是闻家家事,本王不好过问。”
薛浅浅了然地点点头,心里还有一处疑惑,据胡水凝所说,撞到她的乃是一个年轻丫鬟,那丫鬟又是什么人呢?
楚则寻像是读出了她心中所想,主动解疑道:“那个丫头是辛嬷嬷的女儿,原是想借着她不引人注目地将舍利子带出去,结果在她身上出了纰漏。”
“小小一件事,倒也挺波折。”薛浅浅笑了笑,浅浅抿了口茶,心中暗赞:茶香留齿,茶甘味长,悦风楼的茶果然名不虚传。
也许闻家的人该感谢胡水凝歪打正着的搅了那个表亲的事,不然他们真的要跟舍利子了断缘分了。即便如此,薛浅浅还是不能原谅胡水凝对自己的用心险恶。
两人一时没了话题,薛浅浅安静吃了几口精致的小菜,犹豫着要不要问问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