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史路冲天 > 349.尧舜为何要杀鲧

349.尧舜为何要杀鲧(2 / 4)

,意思是古代的一种大鱼!那就是说鲧是生活在水边的人啊,这种人怎么会不知道如何治水呢?

后来,关于是谁杀死鲧的,就有了不同的说法:《左传·昭公七年》:“昔尧殛鲧于羽山”,说杀鲧的是尧;《国语·周语下》:“舜之刑也亟鲧”说杀鲧的是舜。

许乐不断的写着“东西方的神话传说里边,都有远古人类遭遇大洪水的内容。好好的地球,忽然来了那么多洪水,是从哪儿来的?《书·大禹谟》:“洚水儆予。”洚水,洪水泛滥。儆予,也作警余。天地让洪水泛滥,是为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惩戒人类。

人类怎么啦?大约是不大听话,不肯服从天帝的意志。西方的传说说得更清楚。《旧约·创世纪》第六章说,上帝耶见人类罪恶深重,很后悔在地球上造出人类;便让洪水到处泛滥,想要毁灭天下。

原来,天帝的本意是要用洪水来毁灭人类。

尧和舜知道不知道?他们即使知道,也断不会把天地的恶毒的本意揭露于人间的。反正,鲧不得不死。杀死鲧,巩固了天帝的权威,也树立了尧舜他们自己的权威。他们杀鲧,能够拿得出来的理由有三点:第一,偷了天帝的息壤。第二,擅自采用堙、障的办法来治水。第三,治水没有成功。至于品行不好,那无关紧要,所以记载含糊。既然“息壤”能够堙障洪水,那么,天帝为什么不早一点把它拿出来,以拯救人类呢?如果鲧成功了的话,人们一定会追究天帝消灭人类的罪恶企图的。幸亏鲧没有成功。如果鲧不死,如果采取堙障和疏导相结合的办法,他会成功的。当然,鲧即使成功了,也是违背了天帝的本意。所以,他是非死不可的。

有人说:不对。鲧的儿子禹后来治水成功了,尧舜为什么不杀禹,舜还把帝位让给了禹,让他成了开创人类新纪元的第一人?这和天帝没有关系,但和尧、舜有很大关系。他们不会听任天帝毁灭人类的。要是人类没有了,他们的“帝位”岂不是也就没有基础了吗?他们是联系神话与历史的过渡环节,是联系天上与人间的中间层次。在他们之前,人类犹如蝼蚁,完全在大自然的操控之下;在他们之后,天帝退隐,尧舜代替了天帝,以人抗天,人类开始了自己新的征程。尧舜要把人类引到哪里去?他们自己知道不知道?

还有一种说法,是正反三台利益冲突的结果。

在华夏上古神话中,大禹的父亲因为治水方法不当,九年都没有把洪水治好而被杀,死后变成一头熊。大禹子承父志,用“疏”的方法,最终把洪水制服。最后舜把帝位禅让给了禹。

这是一般人接受的神话版本,也相当于是官方版本。但是历史本来就迷雾重重,何况是没有文字记录的上古神话!细细推敲一下,可以发现这个版本里面其实有很多疑点。

鲧是被谁所杀?关于这个问题,史书上有不同说法。例如,《左传·昭公七年》:“昔尧殛鲧于羽山。”说杀鲧的是尧。同书《僖公三十三年》却载:“舜之罪也殛鲧。”同一本书都有两种说法。

多数史书都说杀鲧的是舜。《国语·晋语五》:“舜之刑也亟鲧。”。《尚书》、《史记》诸书也基本将此案的主判者认定是舜。鲧是被舜判罪而流放、杀害应该不成问题。

不过,在这个问题上,鲧被谁所杀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被统治集团杀掉的。

那么问题又来了,鲧真的是因为治水无功而被杀?

很多史书一般都说鲧因治水无功而获罪。如《国语·鲁语》说:“鲧障洪水而殛死。”《史记·五帝本纪》说,鲧治水九年,“功用不成,水害不息。”认为鲧治水用“障”与“堙”(即堵与塞)的办法而不用疏导的方法导致失败。

这个说法有几个问题:

最新小说: 浜?墤锛氫粠杈瑰尯閫犲埌鍏ㄧ悆鍐涜锤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 三国:边城小吏,开局截胡貂蝉 状元郎 大明首辅:开局怒怼嘉靖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 神话版三国 三国:边关悍匪,被天幕曝光身份 绾㈡ゼ涔嬭儨澶╁崐瀛 五代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