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认道。
即便只下了一场毛毛雨,山里也还是长了许多新鲜的野菜,鲜嫩可口,比之前的老叶子好吃许多。
野葱、蕨菜、小竹笋等等也都有长,大家都不放过,全部采摘了,吃不完都晒干保存。
今年这一次毛毛雨,还有那条不大的小溪水流大了一些,这让大家都怀着希望,觉得干旱应该不会太长了。
除了青菜,杨稔还种了一小块玉米,玉米耐干旱,隔上一些时日浇一次水就好。
这一年还是在夫妻俩抠抠搜搜的省吃俭用下过去的。
年底下了大雪,厚厚的,瑞雪兆丰年,陈如松感叹道:“明年的情况应当好许多了。”
“希望如此,干旱都五年了。”杨稔叹息,他们这山腰处,找个不错的点就看到山脚下以及更远处的情况,两个村子的人刚搬来时还能见到远处有人烟,今年却没看到了,只怕是逃荒去了。
因为这座山有人住,能吃的都吃了,基本也是没多大的绿色,或许远处的也以为都干了,就没过来吧。
开春,下了几场大雨,茅草屋都淋湿了,一家三口搬到之前暂居的那个小山洞躲雨。
虽然一身狼狈,但他们都很高兴,只要不再干旱,淋点雨算什么。
“咱们很快就能搬回去住了,到时小景还能接着念书。”杨稔还没放弃让儿子科举的想法。
陈如松却摇头道:“应当没这么快,之前那么多起义,如今还不知是个什么状况,族里应当会派一部分人小山打听打听情况再说。”
“也是。”杨稔的笑容收敛了些,又愁道:“小景都快十岁了。”
确实,儿子今年年底就满十岁了,陈如松心里也跟着叹息。
“原本好好的,若是没有这场旱灾,一切都好说。”杨稔微皱眉头。
“等村长的决定吧,咱们没有他经事多,听他和几位族老的安排。”
雨后有雷公菌,杨稔采的不亦乐乎,这个东西只是清炒都美味的很,他们一家人都很爱吃。
小景提着竹篮也在采,他虽然喜欢看书,可如今显然不能满足他,他就帮着爹娘干活,杨家的一个小男子汉。
之前陈如松的猜测很有道理,村长觉得如今虽然情况好转,但之前那么多起义,要平定下来还需一些时候,是以先安排一小部分人去打听打听。
这一次派人下山,除了打听情况,其实也还有一个任务,就是买盐,在山里住了近两年,别的还好,盐是没办法生产的,只能买。
陈如松也被选在里面,杨稔怀揣着担心为自家男人收拾了行李。
男人出山了,杨稔就减少外出,只待在家里织布。
农家人都会做粗麻布,找到苎麻处理好,做成细麻线,然后用织布机织成麻布,如今织布机是没有的,陈如松做了一个简易的,虽然织的窄些织得粗糙些,也比没有好多了。
出去也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回去拿些东西,若是还需在山里住上许久,一家人的衣裳要拿几套,紧缺的物品若是没有太乱也能买到。
陈如松回来时,是背着好大一个包裹,不知他,其余下山的人都是如此,难道一次,而且他们打听到的消息是如今还不能回村里,更是要多带些东西。
跟村长说了情况后,将给村里人买的盐也给村长,一群人就各回各家。
“外面如今乱的很,咱们的县令去年就被杀了,府里洗劫一空,如今镇上县城都是乱糟糟的。”陈如松将情况说出。
“我们这次出去,算是运气好的,在县城碰到卖私盐的,价钱不贵,除去村里要的,我还买了不少咱家用。”盐多了还能腌肉,要不是钱不多,陈如松都想买个几十斤。
如今虽乱,但许多商人也瞧中了商机,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