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武侠修真 > 江湖掌门人 > 第七百四十八章 变化

第七百四十八章 变化(3 / 4)

常威却嘿嘿一笑,问道:“霁月斋成立不过一年,为何就能站稳脚跟?”

长空一怔,想了半天,沉吟道:“大人,你知道我是个粗人,对女人用的那玩意儿平常也不上心,记得好像一开始我那几房女人说同样的东西,霁月斋就要比宝积古斋便宜一两成,后来又说霁月斋的款式旁人做不出来……”

常威抚掌笑道:“嫂夫人说得一点不错!霁月斋先以低价吸引客户,再以品质留住客户,这就是他能在极短时间内崛起的原因,不过低价战略是面双刃剑,只能行得一时,却不能长久使用,这就像老哥你在镇江应天卖盐一个道理。”

“霁月斋真正的王牌是它网罗了一批行里的顶尖高手,其中最成功的就是说动了宝丰祥七大档手中的六个跳槽投奔霁月斋,这六大档手的加盟,让霁月斋珠宝的品质超越了宝丰祥和积古斋,从而站稳了脚跟。不过,这一切都是霁月斋原来的东主宋廷之的功劳,换句话说,一旦宋廷之离开霁月斋,这些行里的顶尖高手会真心实意地为金戈会卖命吗?”

长空眼睛顿时一亮:“大人,你是不是听到什么风声了?”

“老哥,我只能再告诉你一句话,寻常的老百姓没有几个愿意扯进江湖的纷争里。”

送走自觉收获颇丰的长空绝世,常威先去苏州府衙拜会知府陈其昌,他见到常威自然十分亲热,用尽手段巴结。

说起来自从他与常威结交以来,好事不断,不仅不必再担心哪天丢了乌纱帽,而且此番因为傅舟子在奏章中提及苏州府保障有力,加之其他种种因素,吏部给他升授中宪大夫、加荫一子叙用并记大功一次的同时,已经着手把他列入考察对象,很可能要提拔重用。

“国公,还是你说得对,皇上年轻气盛,不喜欢缩手缩脚地做事,我看吏部的考评中,竟有一句‘勇于任事’,想来就是那道弹劾周前宽的奏章带来的好处了。”

他指着邸报得意洋洋地道,只是随即收敛起笑容,惋惜道:“不知吏部是怎么搞的,国公与何冲何大人此番立了大功,吏部却只给了点口惠,莫非国公不欲与希爵争功?”

其实这份邸报,常威比陈其昌还要早一步看到,这也是当然的,身为锦衣卫的大头目,连情报都慢的话,那就别混了。

朝廷此番嘉奖与上次不同的是,所奖之人都隶属于文官系统,傅舟子经历一番宦海起伏后,已经学得圆滑了许多,捷报奏章写得滴水不漏,陈其昌、松江知府俞善默、吴县知县等一干给过剿倭营帮助的人,不管大小多少,他一个都没拉下,甚至连谦字房的老板何定谦他都提上了一笔。

不过,这其中大有轻重厚薄之分,陈其昌沾了常威的光,三分苦劳被说成了十分,自然光彩照人,引来了吏部的关注;对常威、何冲,傅舟子更是不吝笔墨,可邸报上却只是一笔带过,何冲授了个承德郎,而常威也只是封阴一子。

常宽发了八百里加急告知此事原委,原来这竟是出自他和老师袁可立的建议。

大哥常宽直言,他和袁可立因为新政之事,虽得皇上恩宠,却与士林交恶,除了少数像闵承弼、陈其昌这样的投机分子之外,大多数文官虽然摄于工业党的权势,却是敬而远之,皇帝虽然有心更换这些文官,却非一朝一夕之功,故而两人不得不与军方改善关系,以求得到军方的支持,此番把剿倭功劳尽归军方,就是要示好军方,同时为傅舟子重新返京大造声势。

只是两人在第一时间见到沈希仪的奏章之后却为难起来,与陈其昌们的地方支持之功不同,常威与何冲是实实在在的战功,特别是再经过傅舟子浓墨重彩的渲染,说是首功也不为过。

可如此一来,军方处境就相当尴尬,毕竟常威

最新小说: 问剑华山 诛仙:大地皇者,轩辕镇世 西游:从拜师太乙救苦天尊开始 诛仙:我以魔血染青云! 长生仙族:从龙精虎猛开始 诛仙:我诛仙剑主,剑开天门 混在大巫中的人族 统御龙庭 诛仙:晚年躺平系统,剑开天门 洪荒:我混沌钟,开局撞击鸿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