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既有北方五十里外洛川县王虎、黑煞神的手下,也有东北方八十里外王二、王嘉胤的人。
常威原定的计划动摇了,因为,这些手无寸铁的可怜人,在他的火枪面前完全没有反抗之力,这不叫战争,这叫屠杀!
常威不忍心打了,义勇营士兵们眼中同样有了深深的疲惫,他们不是明军那些喝兵血、杀良冒功的老兵油子,他们在加入义勇营之前也是穷苦百姓。
早前,他们虽然过的也不好,但身处繁华富庶的江南,从没想到陕西边地的百姓竟然会苦成这个样子。
鉴于这种情况,常威驻兵中部县,派出斥候轻骑,联络百十里外的武定部,传回的消息差不多,那边的将士们也不忍心再打了。
这种情况下,围而歼之的计划就破产了。因此,擒贼擒王,直接将罪魁祸首王二、王嘉胤消灭在黄龙成为最优选择!
但双方骑兵到的时候,只有一堆老弱妇孺,一问才知,在昨天那两个姓王的就跑了,年轻的精壮也跟着跑了。毕竟,这种地方突然来了一支扛着火枪的骑兵太过耀眼,要让别人不注意都难。
又宣传了一遍朝廷政策,劝说这些人回家,他们却跪地痛哭流涕,表示自己已经无家可归了。陕北这片土地上,至少五年以来,旱灾、水灾、蝗灾、高温、严寒接踵而来,真的是民不聊生,没有半点活路。
常威提着尚方宝剑冲进县衙,县里那几号官员被杀的被杀,逃跑的逃跑,府库里一粒粮,一点碎银子都没有,大户人家早被屠完,抢完了。
再跑到附近的中部县,也是穷的叮当响,县令更是凄惨无比,恨不得让常威一剑宰了自己,还能落个好名声,混点朝廷抚恤。这里虽然没有被攻破,还有点大户人家,但年景不好,人家也没有余粮啊,常威又不能真的去抢,逼反了这些士绅乡老,他就不用混了。
常威终于能够理解武之望为何绝望自杀了,但凡有点良知的人,就无法对这些人下手,但不剿灭他们,朝廷就要将官员砍头下狱!
面对这种局面,要么狠下心,来一场屠杀,将人都杀光;要么朝廷下大力气运送粮食,整顿吏治,否则真的没救了!
幸好,常威还有一个办法,他想到了自己在河南抄出三大藩王那一千多万石的粮食,那天文数字一般的粮食还都存在府库里,一人一石粮就够管半年的了,调百万石粮过来,足够安抚陕西的饥民。
当下常威写好奏疏,盖上北镇抚使和钦差的关防,令人越过黄河从太原、定州、保定这条近路直奔京师,请旨去办这件事。没办法,粮食入库就是朝廷的了,想要调动只能请户部出面。
做完这件事,也不管其它了,带着三千骑兵全力追杀,可那两个姓王的不愧是流贼头子,跑的真是快。
而要命的是,这里叫做黄土高原,全是起伏的土垣和支离破碎的河谷、山头。看起来流贼就在一二十里外的山上逃命,可追起来往往需要一两天时间,骑马还赶不上走路快。幸好义勇营军纪森严,常威又说了是去杀首恶的,军队倒也算士气高昂。
一路上流贼在前面跑,义勇营在后面追,过程相当无聊,义勇营追到宜川县,流贼已经跑到更北边的延长了,坚持到这里干粮也快吃完了。
好在,附近就是延安府,作为陕北重镇,府治所在,这里流贼打不下来,城里也有粮食,给六千人凑个十天半个月的大饼干粮还是可以的。
常威第一要务是找张献忠,可惜从延安府得到的情报是,张献忠早就跟高迎祥造反跑了。
第二要务是抓冰霜殿,常威认为,凭借手中六千大军和火枪火炮,灭个门派还不是像喝水般容易?可让他失望的是,在方环儿带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