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称霸五代十国 > 第一百五十五章 淮南杨家

第一百五十五章 淮南杨家(1 / 4)

第一百五十五章淮南杨家

杨家虽然失了势,但杨行密经营淮南三十年,根基尚在。徐温知道扬州不是他的地盘,想经营一块自己的战略根据地。梁乾化元年(公元911年),徐温让杨隆演封自己为升州刺史,并在升州建造水师,由义子徐知诰率领。徐温看的很远:扬州虽然是天下财赋重地,但却在江北,只有淮南一线可以防御北方势力,而金陵却多了一道长江防线,况又是东晋南朝故都,地势易守难攻。

危全讽反徐温失败,不等于其他人都愿做徐温的走狗。宣州观察使李遇是杨行密的故交,徐温在他面前都是小辈,徐温成了大丞相,李遇不服,曾经骂徐温:“老子跟先王跑江湖的时候,徐温在哪里?凭什么就敢挟嗣王号令诸镇?”徐温没有老资格,但有能力,李遇是老臣又如何?

社会竞争的不是资历,而是能力。徐温派都指挥使柴克用去灭李遇,并把李遇的小儿子抓来在阵前,李家少爷哀告父亲不要造反。李遇最疼这个儿子,心软了,决定归顺徐温。可徐温是什么人?管你老臣小臣,反正不是他的心腹,杀光了才好。柴克用进宣州后,奉徐温命,先斩李遇父子,再将李遇一家老小全都砍死。杀了李遇,果然震住了那帮老家伙,没人再敢和徐温较量。

徐温除掉了一些不听话的,开始积极培养自己的势力,当然首先要扶持自己的儿子们。徐温六个儿子:徐知训、徐知询、徐知诲、徐知谏、徐知证、徐知谔,但这些亲生的都不如徐温另一个收养的儿子:徐知诰(李昪)。

徐知诰事徐温如亲父,极为孝顺,徐温非常感动,经常对自己的儿子们说“你们虽然是我亲生的,但若论起孝道来,没一个超过知诰的。”吴王杨行密活着的时候,对徐知诰也偏爱有加,徐温白捡了本是自己养子的徐知诰,杨行密常吐酸水:“知诰这孩子人中俊杰,前途不可限量。”

徐知诰不仅在孝顺上强过徐知训他们,而且能力上更是判若云泥。徐知诰坐镇南京,黜庸进贤,宽简得当,一时间,四方贤士蜂拥来投,其中名头最响的就是洪州人宋齐丘。宋齐丘素有辩才,有战国苏张之风,其他如王令谋、王翊、曾禹、张洽、徐融、周宗、曹倧等人,徐知诰都允以重用,参预政务。徐知诰礼贤下士,慷慨大方,甚得军民士心。徐知诰手下文武云集,徐温对徐知诰大加赞赏,叹为奇才。

淮南被徐温牢牢的控制在手里,杨隆演什么权力也没有,只好当起“汉献帝”,对这个“徐操”不敢不敬,他知道他大哥杨渥是怎么死的。徐温也当仁不让,权力斗争就是这样,总要用失败者的鲜血或屈辱来记载下成功者的荣耀,古今中外,没有例外。

梁乾化三年(公元913年)九月,吴越王钱镠想考察徐温的军事能力,派三个能干的儿子钱传瓘、钱传璙、钱传瑛大举进攻常州。徐温根本不怕你这手,亲率吴国最精锐的“黑云都”前来会战,徐温以正合、以奇胜,遣黑云大将陈祐率一部分主力绕到吴越军身后,前后夹击,将钱家的三个小子差点揍死,落荒窜回杭州。

刚当上大梁皇帝的朱友贞也听说了徐温的本事,也想考察一下,便派南面北面行营招讨应接使王景仁率梁军直逼寿州(今安徽寿县)。这位在柏乡被李存勖大败的王景仁公可是淮南人的老朋友了,谁呢?就是淮南前宣州观察使、后逃奔钱镠的王茂章!王茂章后来被钱镠出使汴梁,被朱温留下,为避梁讳,改名王景仁。徐温很想念茂章兄弟了,便请朱瑾代他问候茂章兄弟,两军在霍丘(今安徽霍丘)摆开架式,大战一场。梁军不善水战,吴军依靠淮河发起进攻,梁军屡战不胜,只好败走。

梁朝和吴越同是淮南的死敌,徐温都给修理了,威望直线不涨。梁贞明元年(公元915年)八月,吴主杨隆演策封徐温为齐国

最新小说: 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异界争霸之绝世召唤 双穿大唐:富养小兕子 自驾游到大唐,物资每日刷新! 亮剑:我在战场上捡属性 抗战:从炮灰团开始崛起 大宋:梁山好汉,开局程咬金模板 远山破阵曲 战地牧师日记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