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之类,对奢靡生活有种执着的狂热,即使行军打仗、异域长征之时,也随身带着美姬和御厨,与胡琏简直就是一对好哥们。
既然胡伯玉有霍去病之才,那么他身上的那点小毛病,就不算得什么大事了,毕竟一俊遮百丑,连战国名将王翦也有敛财的小毛病,老蒋确认无误后,大笔一挥,即刻任命胡琏为第45集团军的司令官。
还没等老蒋搁笔盖章,有一少将参谋送来前线战报。
该战报是淞沪前线的战报,我军与驻沪日军交战十余个小时,彼此都伤亡惨重、横尸遍野。
好在德械87师已收复沪江大学,德械88师收复上海爱国女校、持志大学,我军正向虹口公园及江湾路日军司令部发起攻击,预计将很快夺回五洲公墓、宝山桥、八字桥等要点。
这么快就有了斩获,老蒋也是喜出望外。
委座也不再寒暄了,即刻回到了作战指挥室,于是与一众高参围着沙盘研究,开始紧张的排兵布阵,判断在驻沪日军将会顽抗到底,一旦征集侨民为兵的话,人数将会翻番,将达到1万5千人。
考虑到日军不但有坚固的工事,而且还有庞大的近海舰队可以随时支援,因此光凭张治中的俩个德械师,恐怕很难在短期之内拿下日租界。
与高参谋们一阵研讨后,蒋委座决定向前线增派若干后援部队。
比如德械第三十六师,以及第十与第十四两个独立炮兵团,这两个炮兵团其实是重型炮兵团,各自拥有150毫米重炮16门,以及122毫米重炮32门。
此外鉴于日军水上飞机的猖獗,南京还将秘密增派战机,于8月14日凌晨空袭日军舰队。
这些战机将从芜湖、扬州、徐州等空军基地出发,即或不能炸毁敌舰,也希望能遏制它们的嚣张气焰。
与之同时,四川、陕西、云南、广西、湖南和广东等地,纷纷向南京军委请战,要求抽调他们的精锐部队,投入到越演越烈的淞沪会战。
此事更令老蒋忧虑不已。
因为上述部队,大多是些“纯步兵”部队,调去前线也没什么大用处,往往只需日军的一阵飞机大炮轰炸,就会即刻折损大半,岂不是给日本鬼子送人头?
若是不予理会,又怕让这些部队离心离德。
看着犹豫不决的老蒋,在旁观摩学习的刘司令,不由胸口一挺,即刻站得笔直,仿佛是在接受勋章。
某人在心中暗爽不已,与这些地方杂牌军相比,这就是红果果的差距啊,在淞沪会战还没爆发之前,他就被老蒋请来了南京,与他一起商议军政要事,这是什么待遇?
这就是自己人的待遇,杂牌军是享受不到的。
为什么会这样特殊呢?
还不是因为川西兵工厂,能生产飞机大炮么,而且还不用南京政府划拨一分钱。
再说刘司令自己,当他一接到南京军委的军令,就即刻向南京派出了一个先遣团,人数虽然不多,确实是精锐中的精锐,光战机就有一百多架,新型重炮近百门,还有坦克与高炮若干,这就是差距啊。
老蒋很快向各地通电,答应他们的请战要求。
在高度赞扬各地军民爱国抗日的同时,还建议他们作好随时参战的准备,他们这些“虎贲之士”,将是驰援淞沪战场的第二梯队。
因为第一梯队早已动身了,而且全是中央军的嫡系部队。
比如担任总预备队的顾祝同部、胡宗南部与蒋鼎文部,还有担任淞沪战场右翼防务的张发奎部与刘建绪部,以及担任左翼防务的陈诚部、罗卓英部和薛岳等部,尽皆是训练有素、装备新锐的主力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