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杀人为乐的人是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的。吉庆之事以左边为上凶丧之事以右边为上偏将军居于左边上将军居于右边这说明军列的秩序仪轨等同于凶丧之事的行事仪轨。
所以准备征战杀人的人群要怀着哀痛的心情参加既使战胜了也要按照凶丧的礼仪来处理。
《老子》第三十二章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人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译文】道通常取名于无名它就像不是器具又可以成为各种器具的朴一样虽幽隐渺小但天下没有人能把它作为自己的附属。
候王若能体守于道而治天下各类存在将自然归服。因天地谐和一体而普降的甘露没有什么人的指使也会自然均匀。
推行建制就会趋于确定的名状。趋于确定的名状(一定的结构秩序)即使是一种现实也要懂得适可而止。
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有危险。有道莅临的天下的那种谐和统合就好像天下的溪水河流都流归江海一样。
《老子》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译文】了解别人则智敏慧自知则明。
战胜别人的有力战胜自己的强。知足就是富有坚持力行就是有志不离失他所维系、归依的道的可以长久身虽死而事业精神流传就是长生。
《老子》第三十四章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知主可名于大。
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译文】大道广泛流通可普及于或左或右的各种领域。
万物依靠它才得以生存而它并不推卸成就了万物并不矜居功劳护养万物而不肆行管制通常没有意志趋求可显得非常虚无渺小万物都归附于它却感受不到它的拘管限制可以显得无比浩大。
就是因为它不自大于万物所以能涵纳万物的归附而无比浩大。《老子》第三十五章【原文】执大象天下往。
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言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
用之不可既。【译文】谁奉行了大道天下就归附于谁。归附于大道人们就不会相互残害天下将会稳定、太平。
只是声色美食之类的感官诱惑总是轻易地就招引某些人不再奔赴大道~这些传道言谈也许使人觉得淡然无味觉得不值一顾不值一听。
但是理解它而运用它它的妙用是无穷无尽的~《老子》第三十六章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邦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译文】想要收束它必须暂且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必须暂且增强它想要废黜它必须暂且兴举它想要执取它必须暂且给予它。
这就叫做不引人注意的明道境地是柔弱战胜刚强的机理所在。鱼不可以离开深厚的水体而生存国家的有效力的凭恃不可以轻易展示于人。
《老子》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译文】道通常什么也不成为又什么都可以成为。
侯王若能体守它各类矛盾纠结就会自然销化。销化之后如果产生了某种整体性的犟执趋求我就斩断这种趋求而使它回复到混沌态。
使它回复到混沌态它就不会有什么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