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成王败寇 > 第一百二十九章 武举

第一百二十九章 武举(3 / 3)

的面前是抬不起头来的,哪怕你是行省的总兵,譬如说甘肃总兵或者榆林总兵,但是在知县和知府的面前,是不敢随意吆喝的,而且大明还有一种奇怪的景象,那就是武臣基本没有可能成为统帅,不管是什么战斗,最终成为统帅指挥作战的都是文臣,武臣只有听命于文臣的命。

三边总督杨鹤,以及原任蓟辽督师袁崇焕,现任蓟辽督师孙承宗等等,全部都是文臣出身,就算是被誉为双谢元的熊廷弼,当年也是在参加武举考试夺取第一名之后,后来参加了乡试,夺得乡试的第一名,第二年到京城参将会试和殿试,成为两榜进士的。

说白了,大明的武臣,几乎没有什么前途,不仅仅是文官集团瞧不起他们,就连寻常的百姓,也是另眼相看的,百姓之中流传的话语:好男不当兵,就能够说明一切。

不过吴帆徽的看法有些不一样,大明的武臣,绝大部分都是世袭制,这源于明太祖推行的军户制度,老子当兵,后代都是兵儿子,老子是军官,后代世袭同样是军官,如此的世袭制,导致了军官素质大规模的下降,到了明朝中期以后,军队的素质已经很不堪。

如此情况之下,武举就显得很重要了,毕竟这是正规的考试出来的人才,武举人不仅有着不一般的军事技能,而且在军事谋略方面,也有突出的地方,比起那些世袭的军官,不知道要强多少倍了,这样的武举人到战场上厮杀,知道如何的应对,如何的领军作战。

也就在这个时候,吴帆徽做出了决定,一定要很好的笼络徐彦琦此人。

最新小说: 自驾游到大唐,物资每日刷新! 大宋:梁山好汉,开局程咬金模板 亮剑:我在战场上捡属性 双穿大唐:富养小兕子 神话版隋唐 远山破阵曲 朱棣:我家老四,是千古一帝? 大宋文豪 战地牧师日记 李世民穿越扶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