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的全是如何让武家成为大户,不再让人轻易看不起。
现在下人们临时住在每栋小楼两侧的空闲房里,等到大伯、二伯他们两家赶到,房子就该不够住了。经由顾家姐妹一事,武暖冬也想把下人房紧锣密鼓的盖起来,这两人这般肆无忌惮的宣扬‘入赘’一时事,让多嘴的下人误会了,传出去的话,即便没这档子事,武家也有口难言,名声受损不说,以后武行义结亲也成了麻烦事。
大部分主要药材已经完全种好,甘蔗和粮食可以暂缓一下,所有的下人分成两拨,一拨人挖池塘、引水渠,另一拨人盖房子。
下人们的房子武暖冬设计成了排子套房,毕竟人家有一家子的,虽说是奴才,咱也不能太不给人家人权不是。房墙用的是无需本金的铜铃山特产大石块,瓦却是正经的青瓦,大石坚硬度和青砖一样,不过是没那么美观罢了。十天后,一排排同样规格的房子立在田前,每排十套,每套二十平的小两居,适合带着娃的下人,暂时盖了十排。排房挨着田地的那一边都有一间茅厕,排泄物可以直接肥田。排尾处是洗漱间,废水顺着池塘的放水渠,经过滤纱流入溪河。
这一排排房屋,精神抖擞的,惹得村里人咋舌不已,武家下人住的还是大瓦房,比起他们都要强。
武家真是富裕人家,这一消息传出,有人替武家娃高兴,有人羡慕,更有人盯着不放,不过听着武家每天每晚必不可少的练功呼哈声,那些眼热不正派的也偃旗息鼓了。
家中的变化每天都不同,有时武暖冬他们放学归来都要好好看上一看,武夏至还时常嘟嘴抱怨,觉得自己错过了家里的大事件。
可惜尚文私塾初五、初十和十五才是沐休日,方能有机会让他们待在家里见证屋里屋外的变化,其它时间还是乖乖上学,免得让越发严厉的女夫子抓到霉头打手板。
这日恰逢初五,同样是镇上的大集,武行义拉着弟弟妹妹到驿站先去查看消息。
驿站虽说是朝廷传递信息的官用通道,但应真女皇响应民意,特意在每个镇、县、城的驿站里开辟出一块十平米左右的区域,专门贴放一些百姓们寻亲、寻物的布告之处,可以留下信息,也可以花钱传信,花费不贵,只要等着有官差送信顺道为之即可。
“郑爷爷倒是传了信,他那边的百姓很难熬,怕是还要好一段时间才能归来。”武行义跟弟弟妹妹唠着家常,因为大集人群涌动,他牵着马车缓缓而行,免得扰了人的安生。
“柳州那边怎么了?”武秋止问着,科考偶尔会出时政之事,瘟疫后的城镇复苏管理等潭夫子一一考过,柳州那边想来也是必不可少需要了解的。
“唉!那边的知府不作为,竟是贪了银两放混合面混合米分给灾民吃,这种粮食占分量,吃完一时不饿却拉不出屎,小娃活活憋死的不在少数。郑爷爷过去,已经死了不少了,那知府虽被问斩,可银两仍是不知所踪,苦的还是灾民哪!”
“顾知府已是难得的好官了!”武秋止叹道。暖暖提及过贺州城时发生的一切,起初他还觉得顾知府办事过于保守不够果决,现下想来,真正能为民请命的好官少之又少,做到清廉的更是难得,无过无为的,便算是百姓的福气了。
武行舟一时无话,他爹娘和大哥大嫂还没有消息,大伯家也无声无息,着实令人难安。
他的异样离着最近的武暖冬看的最为清楚,小手抚平他额间的褶皱,劝慰着,“行舟哥哥,二伯、二婶娘也是经过风浪的,他们一定是当初逃亡时走了岔路,离着平吉镇越来越远,你也知道,这附近山多水多,弯弯绕绕的费时间,过不了多久定能赶回来。”
“行舟,说不准我爹和二叔他们在一起呢!几个大人相互照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