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下属南京工坊、通山工坊以及最新设立的颍昌工坊将会实行十二时辰三班倒制度,从而保证工坊全力运转,为各主力战军提供足够的兵刃器械以及弓弩火器。而工部也会抽调足够的人手追随大军北上,重新规划城池、修筑道路桥梁,从而保证粮草以及各种器械更快速转运。”
翰林院大学士刘辰翁和学士院大学士邓光荐也站出来,刘辰翁朗声说道:“启禀陛下,翰林院和学士院已经抽调出来数十名学士,追随各部官吏北上,其一可以使其经历更多历练,其二也是最主要的,这些人将会负责出榜安民事务,同时负责及时将前线之战报传递回来,于民间弘扬我大明北伐之威仪。”
而一直站在最后面保持沉默的章诚,此时也向前一步,朗声说道:“启禀陛下,六扇门和锦衣卫全力配合主力战军以及六部、御史台,包括城镇接收、蒙古鞑子步骑位置之探索,使我大明北伐更加顺利,还请陛下放心。”
政事堂、六部、御史台、翰林院、学士院以及六扇门和锦衣卫都已经说完了,叶应武轻轻呼了一口气,双手按着桌子,看向下面所有官员。
这些追随着叶应武直撑起大名天空的官员们,也都是抬头看向叶应武。
“幽燕可伐欤?!”叶应武再一次将刚才的问题问了一遍。
整个御书房中沉寂下来,只有叶应武自己的声音在回荡。
这些官员们屏住了呼吸,而外面的幕僚们更是大气不敢出一口,纷纷站在御书房门口,从叶应武的位置甚至能够看到纷乱重叠的人影。
叶应武刚才这一句,是化用的刘过刘改之的《西江月》,作为和刘辰翁、刘克庄并称“辛派三刘”的刘过,亲身经历了当时轰轰烈烈的韩侘胄北伐,这首《西江月》正是做于出师之前,表达了词人对于北伐的殷切期盼和信心满满。原句为“天时地利与人和,燕可伐欤曰可!”
“幽燕可伐欤?!”叶应武重新又问了一遍。
文天祥第一个向前迈出一步,紧接着所有官员都向前迈出一步。
在文天祥的带领下,所有官员一起拱手冲着叶应武深深的躬下去,然后缓缓起身。每一个人都是一般无二的挺直腰杆,每一个人都是目光炯炯看向叶应武。
一个字,再没有任何束缚,从他们的肺腑之间,从他们的喉咙中翻滚着涌上来,突破一切阻碍,冲破一切桎梏。
“可!”文天祥朗声说道。
“可!”所有的官员涨红了脸,声音同样高昂。
“可!”在外面屏住呼吸静静听着动静的幕僚们爆发出如浪涛的欢呼。
叶应武一挥衣袖:“传朕旨意!”
文天祥等人同时抬起头,而叶应武沉声说道:“加封张世杰上柱国,领北伐各路主力战军都指挥使,总领北伐战事。”
在此之前,张世杰是以从二品兵部尚书的身份坐镇河洛的,现在叶应武给他加“上柱国”,可以让张世杰更名正言顺。毕竟在大明官制上,主力战军将军和朝廷六部尚书的官职等级是一样的,都为正三品,所以之前作为正一品的文天祥和苏刘义这左右丞相以及作为从一品的参知政事陆秀夫,出面统帅各军都是可以的,但是现在的兵部尚书看上去总有些不能服众。
上柱国虽然已经不比隋唐时期,相当于朝中的大将军,真正的重臣,而是给朝中有大功的臣子所加的荣誉称号,但是上柱国是实打实的正二品,更是等同于开国郡公、仅次于郡王和国公的品阶,张世杰有了这样的荣誉,自然能够慑服三军。
更何况张世杰本来就是实打实的皇亲国戚,自有宋以来,皇亲国戚掌兵的并不多,甚至可以说是朝廷禁忌。张世杰能够走到这一步已经算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