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倾宋 > 第五百三十二章 幽燕可伐欤曰可

第五百三十二章 幽燕可伐欤曰可(2 / 4)

谢枋得后退一步,吏部尚书汪立信一拱手朗声说道:“启禀陛下,吏部经过三次层层遴选,已经挑选出了三百名官吏,只要有地方厢军配合,足够接管幽燕长城以南的全部州府,而且现在看来,蒙古鞑子在北地采取坚壁清野之政策,原本担心之蒙古鞑子留下的探子自然不会再存在,避免了鱼龙混杂的可能,故大明在接管州府上受到的阻碍更少。而此次殿试之后,大明将会获得更多可用的进士官吏,从而可以迅速弥补地方上官吏的少量缺失,吏部在北伐期间将会和御史台一起加大对于官吏的考核和监督,从而尽最大可能杜绝有可能的徇私舞弊,保证北伐每一个环节的顺利。”

汪立信退下来后,刑部尚书夏士林毫不犹豫的站出来,这个一向是寡言少语的中年汉子,眼眸中闪动着锋锐的光芒,作为刑部尚书、掌管天下刑罚的威仪在这一刻显露无疑:“启禀陛下,刑部上下随时准备配合北伐各主力战军和御史台的行动,刑部已经抽调精干官吏组成阵前衙门,但有临阵脱逃者,经军队和御史台核实,刑部可以阵前动刑!同时刑部已经派出专员随同御史台官吏前往各个州府进行巡视,但有徇私舞弊之现象,刑部将请皇命就地动刑罚。”

御史台左都御史陈宜中不等夏士林说完,就向前站了一步,郑重的冲着叶应武一拱手。虽然他什么都没有说,但是在场的所有人都知道陈宜中要表达什么意思。这个已经有了“铁面阎王”称呼的左都御史,显然已经磨刀霍霍,就等着有人撞上门来。

北伐事关重大,叶应武自然不想让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疏漏,尤其是主力战军遭遇挫折之后可能的临阵脱逃以及在粮草转运之中地方官员的贪污受贿、藏污纳垢。所以叶应武将吏部、刑部和御史台全部发动,所为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全力保证北伐的每一个环节都没有丝毫差错。

叶应武是从一个小小团练使一步步走上来,对于底下官吏的那些弯弯绕自然很清楚。军粮从一个地方转运到另一个地方,如果没有人监督的话,中间有一半军粮不翼而飞也很有可能。尤其是大明在开新朝之后,因为官吏不足而只能对前宋的进士甚至秀才进行“火线提拔”,然后又多次开恩科,所以难免会良莠不齐,肯定或多或少有想要趁着这个机会大捞一笔的人,毕竟在北伐的钱饷之中吃一口算不上“发国难财”,很多人自然而然的也就不用背负更沉重的心理包袱。

更何况在打算贪污的时候,很多官吏实际上已经没有什么心理包袱了。

按照朝廷原本的计划,北伐最早应该在春末或者夏初开始,其目的也是为了大明能够利用夏收补充粮食缺口。现在春天才刚刚过了一半,在时间上有所提前,这也意味着夏收的粮食汇集起来,北伐已经进行到了中后期,所以北伐前期,大明的粮草军饷都必须要精打细算。而且北伐前期实际上更有可能爆发大决战,对于军粮和各种兵刃器械的要求更多也更苛刻,所以在这个上面叶应武不想也不允许有任何的疏漏。

抬头看向户部、吏部、刑部和御史台的几位官员,叶应武什么都没说,但是陈宜中他们都是齐齐打了一个激灵。在这之前,对于北伐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各式各样罪名以及应该有的刑罚,朝廷都已经做了详细的讨论和安排,上面有一条写得很清楚,“贪污一粒米、一两银则就地免职”。

这一条是当时叶应武要求加上去的,御史台和刑部只以为是陛下想要震慑那些心怀不轨的官员,但是现在汪立信、陈宜中等人看到叶应武的目光,突然间意识到,叶应武这句话是在说真的。

御书房的气氛为之一滞,而工部尚书郭守敬——年初章鉴告老还乡,郭守敬接任——大步站出来朗声说道:“启禀陛下,工部各地都水监已经全部上到运河一线,确保运河沿线的安全,另外

最新小说: 慌!把前夫扔给白月光后,他疯了 这王是非当不可吗 早安大明 人在大唐,父慈子孝 万历明君 战国生存指南 谍战魅力在生活诡道里 谍战:红色掌柜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将北伐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