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我是被大家逼着去现场看《雷雨》演出的。这让我很不爽,所以我是带着挑剔的心态去看这一出戏。我希望能在这出戏里找到一些让我不满意的地方,好让我能吐槽一二,发泄心中的不满。然而我没有想到,我看到了一出极其精彩的戏剧!因为我看到了一个戏剧大师在冉冉升起!”
王忘的文章开门见山,一上来就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特别是他说到“戏剧大师”的称谓时,更是让人震惊不已。因为他把“大师”的名头套在了苏文的头上——一个二十岁不到的文学大师,你能相信吗?
别人是不信的,可王忘本身就是一个戏剧大师,而且他从不平白无故夸奖别人,能让他亲自说出“大师”的话来,可见《雷雨》给了他多么大的震撼!
读者看下去,听王忘娓娓道来,能从这些言辞中看到《雷雨》的一鳞半爪:
“《雷雨》的开头比较平淡,不过在平淡之中就见到了作者写作的功力,用对白引出其他人物,也侧面刻画了一些人的性格与设定,特别是蘩漪一角,几乎让人有看到《红楼梦》王熙凤出场时那种不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场面。这样的描写手法,是苏文所擅长的方式,无论是《罗密欧与朱丽叶》,还是《玩偶之家》,都有这样方面的影子。
“《雷雨》的剧情并不复杂,只是两个家庭八个人物在短短一天之内发生的故事,不过却牵扯了过去的恩恩怨怨,剪不断,理还乱。在狭小的舞台上不仅突现了伦常的矛盾,阶级的矛盾,还有个体对于环境,时代强烈不谐调的矛盾,在种种剧烈的冲突中完成了人物的塑造。正如苏文所说,《雷雨》是一出悲剧。其实悲剧早已潜伏在每一句台词,每一个伏笔中,只是到最后时分才终于爆发出来,化作一场倾盆雷雨。无比强烈的震撼了每个人的灵魂。
“故事不复杂,然而安排实在是巧妙到让人难以形容的境界。在这里我就不剧透了,免得苏文找我算账。但是,我还是不得不说,作者对于结尾的布局。实在是让人窒息啊。你们能想到吗,整出戏就八个人,一个冲向花园,碰到漏电的电线而死,另一个去救她也触电身亡。还有一个开枪自杀了,善良的母亲痴呆了,阴鸷的女人疯狂了,倔强的一个出走了。
“也就是说,八个人,死了三个。痴了一个,疯了一个,一个不只所终。这完完全全是一出人生悲剧的汇集。奉劝那些心脏不好的人,千万别去看这样的戏,也别阅读这样的文字。但是,我劝所有想领略文字魅力的人,都要好好看一看《雷雨》。这是中国文人不能不读的作品,也是喜欢戏剧之人不能不看的戏!
“为什么这样说?为什么我这样推崇《雷雨》?全在于我对这戏剧巧妙的布局发自内心的佩服!剧本以扣人心弦的情节,简练含蓄的语言,各具特色的人物。和极为丰富的潜台词。如刀刃一般在我的心弦上缓缓滑过,那抖颤而出的余音,至今未息。在自然景物、肖像描写方面,《雷雨》特别重视音响和色彩效果。不惜用浓墨重彩表现。同时,还注意对人物的声音、气味、眼睛进行夸张的处理。《雷雨》情节曲折,故事性强,富有传奇色彩。三十年前的旧事和三十年后的现实都与周朴园有关,而周、鲁两家复杂的矛盾冲突和人事纠葛又互相交叉迭映在一起,使剧本充满戏剧性和传奇色彩。悬念迭起,扣人心弦。
“我敢说,《雷雨》独特的结构,使作品成为具有华夏特色的戏剧性强、爆发力大的优秀剧作。它是一个艺术生命,是现代话剧一个非常成熟的杰作,是一个现实主义戏剧的高峰。苏文对于现实主义的成就是有迹可循的,从《玩偶之家》就可以看得出来,《雷雨》有其中的影子,是对它的传承,也是对它的超越。
“《雷雨》向我们展示了一幕人生大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