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霸王点首答应。
次日,范增便会同桓楚、周殷二人,带上一万军马,赶奔彭城去了。
不说各路诸侯陆续赶赴分封之地。且说刘邦虽然未能称王关中,遂其心愿,却被封做汉王,得辖领三郡之地,也算是个弥补,心里稍加宽慰。今见霸王派人来催,知不可再留,叹息一声,唤来曹参,教去收拾车仗物资、粮草辎重,整顿好各营各寨的人马,只等后天起早,便要开拔上路。一面使甯昌往楚营去见霸王,只求放张良回来,一同赶赴汉中。
傍晚时分,甯昌回来,告道:“霸王不肯放张先生回来。推说是:‘韩王在颖川就国,须有贤人相辅。张良本是韩国司徒,如何能离左右?自是要随了去阳翟的。’又说,恐淡了情分,答应后日让张先生随项冠替霸王来送上一程,也算有个弥补。”
刘邦惊道:“他教项冠一路相送,分明是放心不下我,却要使这心计。这也罢了,如何托辞相韩,来断某臂膀!”只顾跌脚,不知如何是好。
萧何道:“主公莫急,待见着子房先生,可亲问于他,看他有何主张。”
刘邦点头道:“也只好如此。”
到了第三天上午,军马齐集完备,一声号令,拔寨起行。时是四月之初,天气转暖,军士皆穿单衣,轻装上路。大队人马,缓缓望西而行。中午时分,却好从咸阳南门外经过。只见城中的百姓,扶老携幼,纷纷出城来观看。一时之间,道路两旁,早已挤得人山人海。众将簇拥着刘邦正勉强前行,就见人群队伍里,搀出十来个老者来,迎面拦住车马道:“数月以来,咸阳百姓无不巴望大王能王关中。奈何今日大王却要抛弃我等,远走汉中。真不知何年哪月能够回来,再睹尊颜?”
刘邦探出身来,道:“刘季亦愿与关中百姓共享太平。只是强令难违,无奈而去。你等暂且安生,休起异念,他日相会,亦未可知。”
众老者道:“关中百姓饱受苦难,终得盼来仁厚之君。却忽要离去,怎不教人痛心疾首!”话到嘴边,梗塞咽喉,身后众人皆大哭不止。
刘邦连忙劝阻道:“你等切莫如此,如教霸王知觉,只恐反受其害。”拜了一拜,赶紧催促上路。却听得身后哭声一片,甚是悲戚。
大军往前正行,却已来到城西郊外。只见平野地里,一支人马挡住去路,一面面旌旗上,都绣着个项字
。樊哙眼尖,指前面道:“门旗之下书生模样的,不是军师是谁?”刘邦定睛看时,果然是张良,忙下得车来,迎将上去。张良见了,急翻身下马。两下里见过礼,拉着手便问长问短。
张良先说了要去相韩之话,却指着身后战马上的那个楚将道:“这位项冠将军,却是受霸王之托,和张良一齐前来相送的。”
刘邦便要施礼,慌得那将赶紧从马背上骨碌下来,拱手作揖道:“小将项冠,不识礼数,刚才甚是冒昧,汉王休怪。”
刘邦道:“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将军何须责怪。”让卢绾使军卒从后面抬出黄金五百两、珍珠一斗来,敬与项冠,道:“劳烦这一路相送,陪伴辛苦,些许财物,不成敬意。”
项冠忙道:“此番相送去褒中,乃是小将职责,何用汉王破费?”哪里肯收?
刘邦道:“将军不必多虑。纵然霸王在此,亦不会碍人交情。”项冠便不再推却,教身后的军士收下了,却道:“小将引军马只顾在后面护送。走快走慢,自有汉王作决断。”喝教军马闪出道路,让刘邦大军过去。
刘邦便请张良一同上了车辇,方说道:“军师可否一齐随了去汉中?”
张良道:“非是张良不肯,只怪霸王心怀猜忌,恐我再助明公与他为敌,故设法硬将我两个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