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开口道:“这么大的火灾,具体原因现在来不及细究,但是今天式乾殿上皇帝肯定会追问,我等现在是要商议一个对策,怎么答复圣上。”
众人点点头,希望崔廓继续说下去。
“竹简,书帛都已烧毁,神仙也无法变回。我等只能凭自己的记忆,把已经翻译好的遗书写下呈上。陛下要看的是译文,竹简他不会在乎,只要译文能写出来,我等至少可以免了死罪。”崔廓没有提另外两卷尚未翻译出的古书,这两卷古书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来了,那种凤飞一样的篆体,光是对着临摹都废时了好几天。
众人都很赞同,谁也没提那两卷孔子再现也不能破解的古书,保命要紧。至于凭记忆把古书再写出来,几个大儒还是有自信的,特别时崔廓一向记忆惊人,他既然敢提这个建议,心里总是有八九分把握,那剩下的几分就算忘记也没关系,众人都是文章高手,编也编出来了,反正古书谁也没见过。
崔廓目送谢衡匆匆赶往自己的书房去拟奏章,然后去和皇上谢罪。余下的人在国子监等着,等活或者等死,就看命运了。
众人在集英堂干巴巴的等着。今天学堂已经通知放假了,藏经室也已经在清理之中。饭菜怎么端上来的又怎么端来下去。一直等到下午,幸好等来的不是廷尉的衙役,而是谢衡兴冲冲身影。
“皇上说了,你们国子监这帮人的确该死,连几本书都看不住。”气喘吁吁地谢衡说了一句就停下喝了一口水,众人一听脸色立马变了。“但是皇上又说了,把你们这帮腐儒都杀了,谁来教导大晋的年轻子弟。你们这帮人平时都自认为博闻强记,就按照你们自己请求的,限你们三日之内把已经译出的古书呈上御览。否则,让你们一起去地下研究学问。”
众人嘘了一口气。
三日后,崔廓跟着谢衡进宫呈书御览。崔廓是去做挡箭牌的,万一皇帝问起古书内容,谢衡并没有十足把握来圆满地回答,那么能者多劳,只能崔廓上了。
太监说皇帝身体不适,二位就进入皇帝内寝去见驾吧。两人低头跪在皇帝床前,心里惴惴不安,皇帝倒很大方,叫太监赐座。崔廓想皇帝果然是个心软君王,前几天还发脾气呢,今天居然呢能心平气和地对待臣子。皇帝拿起帛书开始悠闲地品读,读着读着崔廓看见皇帝的脸上显出惊异。崔廓早就料到了,竹书上说尧是舜囚禁的,伊尹放逐了太甲而自立,这和几百年间儒家宣传的历史简直背道而驰。不过崔廓并不担心这会引起皇帝的不快,他们司马氏不也相当于是囚禁了魏朝末帝而自立的吗?这反而给司马氏篡国找到了依据。但矛盾是,一旦自己登上皇位后,就不希望别人篡位。
皇帝问道:“两位爱卿,除此份帛书外,其余的古书原简和抄录本都烧毁了?”
谢衡只能如实回答:“臣罪该万死,古简全部烧毁,一片也未留下,陛下如需弘扬此古书,臣立即组织博士和学生批量抄录”
皇帝似乎松了口气,“不必了,比起这历史纪年之书,国子监应该更注重教授儒学经典。这帛书朕放大内御览。”
又传旨道:“众学士虽然保护古书不力在先,却又能将功补过,重录帛书,因此不予追究罪过,望好自为之。
国子学生崔廓,聪敏强记,特赐七品太子舍人,望悉心教导太子,不负朕望。”
一场灾祸就这样消弭,崔廓因祸得福,直接加官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