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是三月底了,大明京都,北城七弯巷刚刚下过一场春雨,路面还有些湿气。
路面上,行人与车马尽量靠着南面,怕冲撞了箱子中间那座坐北朝南的大宅子。
在那宅子前,两只镇宅神兽一左一后护在石阶旁。往石阶上去,三扇楠木门分左中右立在宅子口。而在中间那扇大门之上,一块厚重的匾额高居正中。只见匾额之上,是用中正楷书锲刻的献王府三个大字,而匾额右下角的落款则是用偏小号行楷写的嘉华初年大明世宗皇帝朱厚熜御笔。
献王府大管事赵进此时正站在府门外踌躇踱步,京都几位有名的大夫走恭敬的站在他身后,低头不语。
“赵爷,非我等不尽心,只是小王爷的病确实怪异,我们几个确实都无能为力了。”终于,那几名大夫中有个名叫王理的大夫唯唯诺诺的对赵进说道。
赵进原本心不在此,可王理这番话,赵进这几天已经不知道听了多少遍了。只见他一脸烦躁的指着面前的几位大夫说说道:“无能为力,无能为力,除了无能为力你们还能说点别的么?我可告诉你们了,王爷已经派人去寻名医来了,你们现在要做的就是保证在名医来之前,保证小王爷的周全。”
听了这话,那群大夫,一脸为难却又不敢再多说什么。而就在这时,一个穿着青衣的小厮从紫禁城方向跑来。
“怎么样了?”一见那人,赵进急忙走上前去询问道。
只见那青衣小厮,靠着赵进耳边低声说了几句后,赵进便点点头说道:“你再去,打听清楚了再来。”
那小厮,点点头又跑开了。
王府内,那生病的小王爷房间内。献王朱厚悟站在门旁等着消息,面色还算平静。而他的正妃李氏则守在小王爷朱恒床头,照看着还昏迷不醒的朱恒。
“会没事的,王爷。无论是恒儿还是二皇子那都会没事的。”献王妃李氏放下手中的汤碗,走到朱厚悟身旁低声宽慰道。
朱厚悟回过头,看着眼前陪了自己大半辈子的女人,摇了摇头,话语中充满了无奈:“早就交代过他了,不要参与到这些事情里面去,就是不听。”
李氏虽是是满目愁容,却还在安慰朱厚悟:“恒儿和二皇子本就是堂兄弟,又是同年出生,难免会走得近点。昨日听冯英传来消息,他和那位李神医已经快到了,最迟不过两日便可到。”
朱厚悟摇摇头,却是不语像是还有别的心思。
正好此时赵进走了过来。
“王爷,王妃。”赵进恭敬的给自己的两位主子做了个揖。
看到赵进走来,献王赶忙问道:“怎么样了,有消息了没?”
赵进点点头,小心翼翼的说道:“今早陛下亲自临朝,在听了内阁的例会后将李、严二位大学士留了下来。并召了太子和二皇子进宫了。”
听了赵进的话,朱厚悟眉头一紧。
赵进却是宽慰道:“王爷,陛下既留下了李大学士又召了二皇子进宫,想来是不会出什么事了。”
朱厚悟闭目思索了一会,继续问道:“刘同那怎么样了?”
赵进抿着唇,摇摇头说道:“刘指挥使那还未有消息。”
朱厚悟轻轻点头,说道:“好了,你再叫人去守着,一有消息马上回来通知我。”
“诶。”赵进连连点头,退出了房间。
等赵进离开后,李氏给朱厚悟盛了碗甜汤,说道:“王爷,您和陛下乃是一母同胞的兄弟,二皇子则更是他最欣赏的皇子,又有李师傅在,陛下一定会明察的。”
朱厚悟摇摇头,示意不愿喝汤,望着紫禁城的方向一语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