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的一个儿子,他借着西班牙人皮泽洛的帮助,打败了另一方。之后,皮泽洛占领了库斯科,并把它作为首都。1535年,皮泽洛在利马建立了新的首都,并把它变成了西班牙的另一处殖民地,红极一时的印加帝国就此灭亡。
印加帝国消失了,但留下了灿烂的文明。印加文明与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并称为“印第安三大古老文明”。
古印加国本名叫“塔万廷苏龙”,意为四方之地,首都在秘鲁南部的库斯科。在当地的奎楚亚(Quechua)方言中,“库斯科”的意思是“大地的肚脐”。“印加”为其最高统治者的尊号,意为太阳之子、神的化身,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独揽国家一切政治、军事和宗教大权。
印加人虽然祭拜被称为“印帝”(Inti)的太阳神,但他们最崇敬的却是另一位神祗。这位神抵是“维拉科查”,他是印加人的创世之神,被奉为“众神之王”。印帝是他的儿子。印加人在库斯科为他建造一座大庙之前,大神维拉科查已经受到秘鲁漫长历史中的所有民族膜拜,以他为名的那个族群,据说就是纳斯卡线条的绘制者。
维拉科查这个名字,意思是“大海的浪花”。巧合的是,希腊神话中的爱神也是在海中诞生,她被取名为阿芙萝黛,因为“她是浪花形成的”——这当然是纯粹的巧合。在安第斯山区居民心目中,维拉科查一直是百分之百的男性,而不是女神。
“印加”一词本意有“大王”和“首领”的意思,但西班牙人到来后,简单地以“印加”一词指称这个国家及其居民,至今已是约定俗成。
印加人原为印第安人中克丘亚人的一支,是生活在的的喀喀湖中的一个部落,以狩猎为生。的的喀喀湖坐落在高高的安第斯山脉上,海拔将近4000米,占地面积8000平方公里。这是南美洲地势最高、面积最大的淡水湖,还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船可通航的湖泊。湖中有52个岛屿,大部分有人居住。
湛蓝、清澈的明亮湖水,这使得其周围辽阔的风景和天空显得格外苍凉和雄浑。高海拔地区透明的空气,连同秀丽的湖光水色及围绕在其周围的岛屿,共同构造了一种色彩浓烈、明快的调色板效应,一种属于自然的景观。
的的喀喀湖是印加文明的发祥地。古印加人认为,太阳、月亮和星星均自的的喀喀湖内升起。在最大的岛屿的的喀喀岛上有印加时代的神庙遗址,它因此被印第安人视为圣地,他们认为有神灵隐藏域湖水的深处。
生活在这里的人和生物,都已经适应了高海拔地区的稀薄空气。湖里栖息着世界上最罕见最奇特的一些动物,有咸水蝇,还有火烈鸟。但适应性最强的生物之一,生活在的的喀喀湖的深水之下,的的喀喀湖蛙是世界上最奇特的蛙类,又名的的喀喀皱皮蟾蜍,其外貌很奇特,皮肤松弛下垂,就像老得不能再老的样子——它也因此被评为十大最丑动物之一。跟很多两栖动物一样,皱皮蟾蜍利用可透气的皮肤进行呼吸。这里海拔高达4000米,溶解在湖水中的氧气量很少,这种蛙奇特的皮瓣和皱褶增加了体表的面积,有助于它吸入更多氧气。为了增加流过身体表面和皱褶的水量,它还会做俯卧撑。蛙类每过几个星期,就会蜕一次皮,更新自己的皮肤,但的的喀喀湖蛙不会让这些废弃有机物沉落湖底,而是吃掉它们,一点也不浪费。
印加人最早的统治者曼科·卡帕克于公元10(或12)世纪左右率领部落从的的喀喀湖逐步向北迁移,一路征战,于1243年来到现今的库斯科,在瓦纳卡里山上扎下营寨,占领整个库斯科河谷,并以此为中心,逐渐向外扩张。印加帝国最早期的扩张领土是由图帕克·尤庞基开始的,他将印加帝国从不到200万平方公里的版图,扩大到哥伦比亚的帕斯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