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北部连接的是一个特殊的大洋。北冰洋围绕北极,是五大洋中最小,也是最浅的海。但却扮演着调节地球气候的角色。现在全球变暖让这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温度上升是地球上其它地方的两倍。海洋是这个行星的引擎,它是塑造地球生命的本质之力。而北冰洋的冰控制了海洋的温度。冰的融化与形成,改变了全球气候,也控制了北冰洋。但是,除了调节气候,这个海洋角落还有奇怪的地方。
在北极的挪威海域,北冰洋的冷水跟来自墨西哥湾的温暖海水在此混合。这是一个交叉路口,是真正的北冰洋入口,也是北极生物的起源地。北极的冷空气,使得往北穿越大西洋表层的温暖海水变冷,海水密度变大,随着洋流往北走水重得往下沉——这股冷水迅速沉到海底然后掉头,沿着海洋深处往南流,深海冷洋流在这里流过海床,带着深海水母缓缓移动。深海海水输送带开始往南,穿越格陵兰岛与冰岛间的深海海峡,并在这里创造海底奇观。高密度冷水遇到海峡的岩脊,并且在岩脊后方汇聚,然后从岩脊边缘倾泻而下,形成宽约200米,厚200米的瀑布注入北大西洋深处。这个名叫丹麦海峡的海底特大瀑布,高3500米,是地球上最大落差瀑布——安赫尔瀑布的四倍高,每秒钟就有多达五十亿升的海水从水下峭壁倾泄直下,水量之大十分惊人,它相当于在一秒钟内将二十五条亚马逊河出海口流量的水倾倒下,冷水一路滔滔不绝地流到大西洋深处。
浩瀚的大西洋是世界第二大海洋,它主宰西半球,涵盖了地球表面的五分之一,有近八千万平方公里,其北部边界是北极,其南部边界是南极,西部有整个美洲,当然,在东部它有非洲和欧洲,所以这是一个极端的海。远离陆地上千公里远大陆架的边缘地带,是地球上最平坦最安静的地方,也被称为海底平原,这是世上最大的生物栖息地,覆盖面积达半个地球。它们在迁徙的鲸鱼们面前铺展开来,阔逾4500公里,就像一处巨大的海底沙漠,面积是撒哈拉沙漠的数倍——但这里是永夜的高压区,看似是地球上最没有生机的地方。不过,深海平原的生物跟雨林一样丰富、多变。和雨林不同的是,在这里大家不必为空间拥挤而发愁,任何动物无论是横着走,还是竖着行,永远都不会造成交通拥堵。但是,这片开阔地也住了一群最敏捷、最强有力的海中猎人。红肉旗鱼是凶猛的肉食性动物,可以长到三米长,它们白天在这片尚不为人知的海洋觅食猎食,巡游在从水面到一百米深的水域。通常它们的猎物分布范围广泛,有时它们甚至会找上大量群聚的猎物,像是数以百万计的沙丁鱼组成的鱼球,这样的一顿大餐能够吃几个小时,而这段时间也足够让其他猎人赶抵现场——小金枪鱼最先加入了抢食行列。但它们在水下来回告诉穿梭的噪音,吸引来了一只庞然大物。塞鲸又名北须鲸,是仅次于蓝鲸和长须鲸的第三大须鲸,身长十四米,重达二十吨,食量与身形一样惊人。很快地,沙丁鱼存在的痕迹只剩下些许沉入深海的鳞片,在海底沙漠星星点点的泛光。像是沙丁鱼这种大餐撑不了多久,没几天,这些曾经充满食物的海域就会被各路猎人一扫而光。因此,这些猎食者必须要移动到别处,重新开始在这一片荒凉的汪洋大海中寻找食物。但在深海里,只有在洋流流经之地和有利于营养物质循环的海床地带,才会有生命聚集现象,所以,对于一头巨鲸来说,海底沙漠不是宜居之地,它们需要生命的绿洲。冰棒和其他抹香鲸都将要加入一次漫长的饥饿苦旅,夜以继日,鲸不停鳍地在海底沙漠上寂寞地朝着下一个补给站前进。
但并非所有生物都在逃离海底平原,有一种生物的目的地却偏偏是这片荒凉的海底沙漠。英雄不走寻常路,每年都会有超过一百万条的美洲鳗鲡,沿着美洲海岸整群出现,去参加一场地球上最盛大的聚会,而深海平原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