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离纽芬兰岛海岸约四百公里的北大西洋海域,缓缓延伸的大陆架在此构成长逾三千米的斜坡,然后骤然下降,陷入深逾四千米的黑暗深渊。这里是著名的“大浅滩”。大浅滩是通向海底深渊的门户,海底断崖相当于阿尔卑斯山的斜坡;而且与阿尔卑斯山相似,这里也覆盖着一层“雪”。不过,这些雪花却是一种海洋“生物雪”,是由死去的鱼类和浮游生物的身体碎片组成,形成了深海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的基础。白骨从上方营养丰富的洋流沉淀下来,堆积在海底悬崖。因为处于斜坡之上,所以在边缘的“雪花”很不稳定,稍有动静就会崩塌下来。
拉布拉多寒流在此与墨西哥湾暖流相遇,冷暖水混合为浮游生物大爆发提供了充分条件,从而形成世界上鱼量最丰饶的渔场。抹香鲸冰棒在此准备进行它的第一次深潜。它只有两岁大,此前它都在巨大无比的妈妈保护下,生活在阳光可及的表层水域。这是它作为一个学徒的第一步,这也会引导它一步步地进入到世界各个大洋中去。
并不是所有的海床都像是富饶的草原,海草无法在寒冷的北大西洋海岸生长。不过,这里的海底也异常肥沃,景观也同样令人惊奇。这里的环境非常独特,洋流更为强烈,海水更为冰冷、昏暗。但同时养分也更加丰富,因此这里的海底堆积了无数生物的遗骸。数百万吨的螺壳、贝壳和其他生物遗骸,变为碎屑铺在海底,它们堆积在这里并逐渐分解。海底深处还有数以千计的沉船残骸,成为沿海受惊鱼群的避难所。这些锈迹斑斑的船体,只是深海平原上众多奇观之一,就像是沙漠里的金字塔。这里的海底就像一个住满生物的坟场——但这远不如另一些景观令人毛骨悚然:鲨鱼是海底世界中的终极猎手,也是每片海域中主要的食肉动物。鲨鱼在地球上的生存痕迹可以上溯到四亿年前,一直以来,它们是很多生物的主要天敌。某些鲨鱼经常在海底附近出没,而事实上,白边真鲨是海底生物群中固定的成员,它们喜欢生活在海岸附近,但也可能会在300米深的海水中发现它们的行踪。白边真鲨是活跃于夜间的猎手,与其他体型更大、更为凶猛的鲨鱼不同,白边真鲨经常缓慢地在海底生物坟场巡游取食,这里是它们经常捕猎的地方。与其他鲨鱼相比,白边真鲨拥有独特的捕猎技巧,它们成群结队地在岩层之中觅食,将鼻子伸入到每个岩缝之中,逐个角落进行翻找,就像是日本鬼子坚壁清野的大扫荡。一旦发现猎物,白边真鲨就会弯曲、转动身体,并展开攻击,直到将猎物撕碎为止。成功猎食者的动作大大刺激了其他鲨鱼,在鲨鱼群中引起一阵骚动,每条鲨鱼都会盲目地冲上前去,试图夺取一两口食物。但不管怎样的狂乱和不羁,它们的捕食行动通常都不是十分有效,大多数鲨鱼能分得一杯羹的机会近乎为零。事实上它们行动笨拙,尽管进行了多次尝试,并发动突然攻击,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它们的猎取对象都会逃之夭夭,情形就像是一群狮子在草原上猎杀猎豹,胜率极小。
岩石嶙嶙的海洋深处,不仅是鲨鱼游弋的地方,也是大量其他生物的居住之所。这个特殊的地方异常富饶,很多双壳贝类生活在这里,而刚孵化出来的鱼苗和甲壳类动物,也会在这里度过它们的幼年期。丰富的有机残存物,为这里的居民提供居所和保护。不过,生活在海底沙石之中的鱼苗、幼虫和软体动物,也是吸引那些游弋在暗流汹涌海底的食肉动物的美味。身处此地的生物,找到抵御捕食天敌攻击的方法是至关重要的,这就像是要登上月球,你至少要有一身太空服吧?由于持续为生存而抗争,这里生活的某些主要生物在进化过程中不断调整身体结构,使之更加适应这里的环境。很多物种都随着海底生存环境的需要不断进化,棘皮动物,比如海星和海胆都属于海底生物,海胆在尖利棘刺的武装之下鲜有天敌,它们可以在海底岩石表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