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受伤(1 / 4)

核桃树的枝叶慢慢地丰满茂盛了,天气也热了起来。只要不下雨,吃罢晚饭,上晚自习前,我们都会在操场上踢足球,女生们则喜欢围着操场三三两两的溜达,有一搭没一搭地往球场上瞥两眼。

我初三那年的夏季,在墨西哥举办了1986年世界杯。在此前一年,也就是我初二那年的夏季,爆发了著名的“5·19”事件。中国男子国家足球队在BJ出人意料地以1:2败于中国香港,止步亚洲,无缘墨西哥世界杯。不能接受这个结果的愤怒的球迷爆发了大规模的骚乱,是为“5·19”事件。

“5·19事件”和墨西哥世界杯让我彻底喜欢上了足球和其它喜欢足球的人。那是国内第一次大规模转播国际赛事,中央电视台直播或录播了全部52场比赛。虽然是初三,由于在厂子弟中学就没有现在意义上中考的压力,我也就有机会爬五更起半夜地观看了几乎所有转播的比赛。一开始是我带着我的弟弟看,后来我的父亲也加入了,看一些在他力所能及的时间转播的比赛。我一直特别感谢1986年世界杯,那段时间我们爷仨儿像是哥们儿一样不分老幼,亲密无间,让我相信了足球的魅力。

那时候,最火的球星是“绝代双马”的马拉多纳和马特乌斯,最厉害的射手叫莱因克尔,最优雅的中场是普拉蒂尼。那时还有一个苏联队,也是属于列强。

我和足球的接触始于东北那几年。东北的小学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体育设施,都是因地制宜开展一些体育运动。小学校里有一大块光秃秃的操场,和现在标准的400米运动场差不多大。没有任何植被,刮风就是一脸土,下雨就是一脚泥。冬天的时候,在操场的四周围上矮矮的土围子,再往土围子里灌上水,在滴水成冰的东北,很快就会形成一个人工冰场,冬季的体育课就是滑冰课。等春暖花开。寒冰消融,体育老师在操场边一个大脚,把足球踢向远处,我们就像一群无头苍蝇一样蜂拥而去,争着抢着能踢上一脚,乐此不疲,体育课也就成了足球课。

后来回到陕南,滑冰没有了条件,足球却一直坚持了下来,而之所以能坚持下来,是要特别感谢一位姓穆的体育老师。穆老师是BJ人,一口京片子,来陕南属于支边。他本来在工厂里工作,后来学校没有了体育老师,就把作为群众体育运动积极分子的穆老师拉了壮丁。穆老师很喜欢这个工作,虽然半路出家没经过科班教育,却也把体育课上得有声有色,对足球运动尤其有一套。他还从年级里选了几个他认为有一定基础的苗子来重点培养,说练好一门活儿,对你们将来有用,我和黎祥东都是他选中的足球苗子。

足球苗子们每周要在放学后训练两次。那时候,我们踢的足球是一种绿色的表皮布满颗粒的胶皮足球,像个长了青春痘的西瓜,胶皮球很不耐用,为了珍惜为数不多的足球,训练的时候就经常搞一些无球的动作练习。

有一次,练习踢中远球的动作,穆老师就摆了几个砖头放在我们面前,说把这个砖头当作足球,练好要领后再带球练习。我的理解是砖头只是示意球的位置而不必真的去踢,黎祥东的理解却和我不一样。他穿着胶皮运动鞋果断而有力地做动作,直接一脚把砖头踢得飞了起来。黎祥东就此告别足坛两个月,直到现在右脚大拇脚趾还是畸形。穆老师特别看中我,在教授一些足球技术外,还给我安排一些体能训练,每次训练后单独再加几组杠铃。我姥姥知道后就不依不饶,说踢球就踢球怎么还能扛大包呢,孩子这么小,累坏了不长个儿了可咋整?

穆老师还给我们介绍了一本杂志叫《足球世界》,从那里了解到了世界杯,了解到了巴西,了解到了贝利,剪下的封面和插页贴满了床头,在那个小山沟里,足球成了我了解世界的一个小小的窗口。也就是墨西哥世界杯那年,穆老

最新小说: 吞噬星空之洪荒神器 斗罗:谪仙临尘,酒剑弑神 斗罗绝世:不朽龙族 冠军请留步 人在高三,皇帝养成系统来了! 教小火龙焚决的抽象训练家 红楼兵圣 吞噬星空之灵魂主宰 斗罗:本源双生,镇压绝世 九龙夺嫡,我真不想当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