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练就慧眼看世界 > 第27章 人性劣根“苏秦殇”

第27章 人性劣根“苏秦殇”(1 / 2)

面对战国时期的战火纷飞、民不聊生,我忧心忡忡,便游遍四方,希望能找到一个能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人,尽得我的真传,安定乾坤,救万民于水火之中。

这天,我走到洛伊附近,见一男孩额宽顶隆,目光剔透而坚定,与小伙伴们一起玩耍时,竟然能够用舌头舔着自己的鼻子。征得其家人同意之后,我便把他带上山来,让他拜我为师,十年发愤苦学,头悬梁、锥刺股,揽尽天下典籍、尽得世间智慧和我的济世理念,然后下山,发誓要成就一番经天纬地的宏图大业,他就是我的大弟子苏秦。

苏秦下山后,先到周王室见到当时已是有名无实的天子周显王,请求说只要天子封赐给自己一定的财富和官品,他就可以以天子使者的身份游说四方,让天下诸侯重新尊王,承认和归附于天子,周显王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便拒绝见他。他又西行来到当时已是最强大的诸侯国秦国,游说秦惠王说,秦国通过商鞅变法现在已国富民强、将帅士兵天下无敌,自己可助他统一天下、成就霸业,但秦国刚刚杀了商鞅、正反对任用卿客治国,便赶走了他。他又折而向东去游说赵国,又被赵国赶了出来。就这样辗转奔波于各大诸侯国,将近两年,耗尽资财、举债累累,竟一无所成,被远近之人谈为笑柄。

无可奈何中,他便又上山来,向我诉说他不为天下所容,天子暗弱,诸侯弱肉强食、各自私顾,我让他约纵天下、共尊天子、由乱复治的做法行不通。我告诉他:不是此道不行,而是他的方法不对,要更深入地认清和分析当下的形势,不要从别人都认定的热门入手,而要从细微处下功夫,牵一发而动全身,深入深入再深入,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知,能用于众人所不能,潜谋于无形,常胜于不争不费。大国高傲,门槛难迈,就不求一蹴而就,倒不如瞄准当时七大诸侯国中最小且又有变革需求的燕国,然后以此为基一步步做大。

听了我的话,苏秦就重新借下高利债为资费,从洛阳跑到偏远的燕国,苦苦守候了一年,才受到燕文侯的召见。他憋足了劲,结合几年来对天下形势的分析,辩论起来口若悬河,言辞纵横驰骋、恣肆汪洋,把燕国的安危远近利弊讲得头头是道。燕文侯大为折服,封苏秦为公卿,任用为相,资助他车马金帛让他去游说赵国。苏秦又展开三寸如簧巧舌把赵肃侯说的大折服,赵王又资助他先后成功地游说了韩宣王、魏襄王、齐宣王、楚威王,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苏秦就以合纵之道折服了天下诸侯,把齐、楚、燕、韩、赵、魏六国之王汇聚于洹水之上,杀白马歃血为盟,共同抵御强秦,发誓灭虎狼之秦后共尊天子而各正其位、相安无事。六国之王共同封苏秦为相,周天子的腰杆也硬了起来,封苏秦为武安君。

武安君苏秦派人把六国的合纵盟约直接送给了秦王,秦国看到六国在苏秦的领导下团结得像铁桶一样,也感到很害怕,龟缩到函谷关内十五年不敢越雷池一步。直到嬴政当政之后,听说苏秦正号召六国军队,带领吴起、孙膑、庞涓、带佗、乐毅、李牧、田忌、赵奢、廉颇等天下精兵强将,以十倍于秦的资源、百万之师攻向函谷关。秦王急忙派李斯到云蒙山上向我求救,我当然不会帮李斯去对付正帮我实现着治国理想的苏秦,虽然他们同是我的得意弟子,任凭李斯在洞前跪了一天一夜我也不理他。我翻看了一天竹简上的《易经》,不知不觉就泛起困了,顺手把竹简一合打起盹来,却不知碰掉了一匹竹简。李斯听到响声,轻轻地走进来拾起一看,只见上面写着乾卦中的最后一句话:“见群龙无首,吉。”他把这支竹简袖进怀里,朝我拜了拜,无声地离开了。

公元前243年,苏秦率领以齐国为首的九个诸侯国的军队杀向秦国,势如破竹地攻到了函谷关外。只要拿下函谷关,攻破秦国都城咸阳就指日可待,天下又可复兴

最新小说: 陆长生叶秋白 将陨 逃荒:我的系统能暴击抽奖 我在北宋吃软饭 开局当替身,真千金在豪门杀疯了 穿越后,全家集体当逃犯 上命昭唐 东北出马笔记 蜀汉之庄稼汉 诸天:数值怪从北宋末年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