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海并没有着急开始操作,而是先分析,从餐馆、学校家里看到学到的各种制作红烧肉的手法,外加电视与书籍上的材料及制作工序,逐一的进行分析优缺点和相互组合的搭配,取长补短,但是特色呢?这些工序再怎么反复或是颠倒顺序都还是常规的烧制手法,出来的成品还是那样无非就是调味料的轻重而已。
一个下午,吴海没动一块肉,也没走出自己的屋子。
“糖重些的?那是东坡肉的感觉;加配菜?那你能胜过加梅菜的!修改形状?那不是换汤不换药嘛!”
吴海想着尝试方法而又自我推翻。
“对了,汤!”
吴海猛然的从床上坐了起来,脑海中回忆着过往,不断的过滤组合再组合;一档烹调综艺节目做的回锅肉,猪肉切片过油后的外脆里嫩;又想起烹饪课上,实操老师作的浇汁鱼;两者组合一下,猪肉切块炸至外表酥皮,再配上浓汁的灌浇,这绝对是极佳的创意。
马上开始操作,期间爷爷也出来尝过成品,但没过多的发表意见,只是说了一个好字,吴海感觉这是鼓励,但他现在需要的是指导意见。
这让吴海想起了孟老师,其实孟老师在鹤水市是有名的“隐居高人”,吴海在校那会有传言说孟旭阳是全省烹饪协会的成员,曾经拿过全省烹饪大赛的第二名,但是一直未经证实,本人也低调不答所问。
吴海翻找上学时候的电话记事本,里面有他的号码,找到好随即播了过去。
这时吴海朝窗外望去,已经星光点点,又看了下表,20:08,这么晚还打扰人家,考虑不周,但自己又一想,怕好不容易来的灵感不把握好断线呢。
电话已经播出了也不好再挂断,冒昧的试试看吧。
吴海:“孟老师您好,我现在有个问题请教您,有些急,您有时间吗?”
孟老师:“大海啊,有时间你说吧。”
吴海:“其实…最好是当面说,要不…”
孟老师:“那你过来吧,对喽你还没来过我家!你直接到鹤水大学家属楼门口吧,我在这里等你。”
吴海:“那好老师,真谢谢您了,我这就过去。”
吴海换鞋后正要往出走时,爷爷叫住了他。
爷爷:“第一次去老师家别空手,不够礼貌也少了些尊重,买点时令的水果就好,去吧。”
吴海:“哎!”
吴海快步的出了门,在街边乘上了出租车。
快到小区门口时,吴海远远的就看到了孟老师,但是自己还是两手空空,他叫司机停的远些怕先碰面,附近找了家水果店,买好后这才朝老师走去。
吴海:“孟老师,这么晚了还打扰您,真是过意不去,但是我又怕一时的灵感错过,所以打扰您了。”
孟旭阳:“客气什么,你这孩子还买这些,刚毕业不久乱花什么钱,跟我回家咋俩进屋再说。”
吴海笑着点了下头,跟在孟老师的后面。
进到孟老师家后,给吴海的感觉是,孟老师是教烹饪的?还是书法的?满屋字画不说,还有一个长桌,上面笔墨纸砚齐全,而且好像还在书写着,八成是自己的突然到来阻碍到人家创作了。
孟老师:“大海快坐下,晚上喝水吧,老师不给你沏茶了会影响睡眠。”
吴海:“都不要老师,我不渴,我快些说吧省的打扰您休息。”
孟老师:“没关系的,我休息还需要晚一些,你说吧问什么事?”
吴海把自己的想法还有爷爷的启发全部道出,但未提及工作的变故。
孟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