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撤离那片战场的,只知道最后的战斗十分混乱,同志们说我击毁了一辆坦克,但是我却没有一点儿印象了……”
到了3月1日下午,德军装甲部队已经插入罗马尼亚第二方面军防线十公里之深。已经冲到了蒂米什瓦拉南边二十公里的位置,可是德军发现这里所有的渡桥已经被撤离的罗马尼亚第二方面军提前炸毁了。直到当晚21时,LSSAH师的先锋部队才乘坐冲锋舟渡河,在蒂米什河北岸建立了一个面积很小的桥头阵地。
当天晚上,红军试图以一个营的兵力在两辆T-34和数门反坦克炮的支援下赶走德军,经过大约五个小时的激战,德国人打退了这次反击真正的站稳了脚跟,并在黎明时分建立了第二个桥头堡。
SS第1装甲掷弹兵团第6连的反坦克小组组长库尔曼回忆道:“我们连在灰蒙蒙的晨色中发起进攻,伊万们还来不及组成新的防线……我们刚冲锋到一个小村外围的农舍旁,忽然有个兄弟在大喊:‘坦克杀手!’(德军的反坦克火箭筒),紧接着传来了履带的喳喳声,我赶紧从地上一跃而起,迅速躲到屋子的角落处。就在我们面前几米处停着一辆正在开火的T-34!汉克二话没说,立刻往我的‘坦克杀手’里装弹,然后滚到一边。我举起火箭筒把瞄准具稳稳对着坦克,扣下击铁。火箭弹钻进了T-34左侧履带护板附近,黑烟从坦克舱口和弹孔里翻腾而出……”
接近中午的时候LSSAH师的派佩尔装甲战斗群终于渡过了蒂米什河,追上了装甲掷弹兵的步伐并成功的再次扩大了桥头堡。德军的黑豹坦克和四号坦克群气势汹汹地压过了数个反坦克阵地,在当夜杀到了蒂米什瓦拉外围。而侧翼的SS第12装甲师也在成功渡过运河之后,在第44帝国掷弹兵师的支援下抢先发起了对蒂米什瓦拉的攻击。
为了配合SS第一装甲军的进攻,南方集团军群立刻下令让第96步兵师投入战斗,意图从南北两侧夹击红军,得到命令之后,该师的施罗德团级战斗群(由第284掷弹兵团和第287掷弹兵团2营组成,拥有大约20辆突击炮)在一个突击炮营的支援下从塞格德出发,沿着公路相继攻占旧贝巴、大圣尼古拉、洛夫林,出现在了蒂米什瓦拉的西北方向。被这个进攻打得措手不及的德米罗夫中将匆忙将麾下的红军第93步兵师投入反击。但这次反击组织仓促,并未能撼动德军。
不过德军那边也不是一帆风顺,德军的第12装甲师和第44帝国掷弹兵师试图夺取蒂米什瓦拉的企图也落空了。红军近卫步兵第72师在这里顽强抵抗一度迫使德军不得不转入防御。毫无疑问,在得不到更有利支援的情况下,德军无法撼动红军近卫部队的防线。鉴于这种情况,德军第46步兵师奉命增援,从东北方向完成对蒂米什瓦拉的包围。
在这种情况下,德米罗夫中将认为继续坚守蒂米什瓦拉地区毫无意义,反正按照上级的指示他的部队就应该步步后撤,所以在当天深夜他断然命令该地区的所有部队立刻后撤退往穆涅什河上的利波瓦一线。
3月4日,天气有所好转,由于气温回升至零上6摄氏度,部分地面开始干燥。派佩尔战斗群率先发动进攻,紧接着德国人一拥而上,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就拿下了蒂米什瓦拉。攻占该城之后,LSSAH师的步兵集群——汉森装甲掷弹兵集群(由SS第一反坦克营一连和SS第一高炮营组成)负责进攻北面的皮什基亚,而派佩尔战斗群则负责北面的奥尔奇什瓦拉。
前面那位已经出过场的反坦克小组组长库尔曼再次回忆道:“天还没亮,我们就被一阵履带的咔咔声吵醒,我揉揉惺忪的眼睛一看,数辆敌人装甲车正从我们身边驶过,开向前方的阵地,接着我军的大炮开始怒吼了起来,猛烈的炮击持续了大约一个钟头。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