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显冷哼一声,又看向其他人:“你们还有何异议?”
本来一切都在太平公主的掌握当中,没曾想却节外生枝冒出个李奴奴来,这让她的计划全部落了空。她本想反对,可看看李显的怒容,眼珠一转,对李显道:“陛下为了天下苍生,不惜将自己的爱女远嫁吐蕃,此等胸襟真是让我等汗颜。只是明日便要启程了,今日变更和亲公主,吐蕃会不会同意还未可知?”
李显语气稍微放缓道:“吐蕃和亲的目的便是为了结盟,我派奴奴去他们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会不同意,难道奴奴的身份不如盈盈高贵?”
“陛下,臣妹认为,还是先征求一下吐蕃使团的意见再做决定,这样更稳妥一些!”
太平公主已经打好了如意算盘,下朝以后要赶紧去见阡曾,无论如何也要说服阡曾,让他一口咬定只娶李持盈,这样的话,李显想派李奴奴和亲的打算便不攻自破了!
可接下来,李显的一句话让太平公主彻底傻了眼:“昨晚,朕问过吐蕃王子阡曾,他已经同意奴奴前往吐蕃和亲了!”
众位大臣面面相觑,陛下做事什么时候变得效率如此之高了。
“众爱卿,你们还有什么意见?”
李显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谁还敢再有意见,只得齐声道:“臣等遵旨!”
李显再次下旨,依然由礼部负责金城公主和亲礼仪,殿中省所置办嫁妆要比之前再增加一倍。明日,由左骁卫大将军杨矩护送金城公主,随吐蕃使团赴吐蕃和亲,文武百官同赴始平县为金城公主送行。
殿中省少监苦着脸对李显奏道:”陛下,明日便要启程,这么短的时间,恐怕金城公主的嫁妆置办不齐!”
李显恶狠狠地盯着他,丢下一句话:“置办不齐也得置办齐,否则,提头来见!”
说罢,李显拂袖而去。
……
为和亲公主送行的馆帐行宫建在始平县,本是为玉真公主李持盈送行而建的,现在却被金城公主用上了。
中宗李显亲自携皇族成员、文武大臣百官赴始平为金城公主送行,吐蕃王子阡曾所带领的使团也变成了迎亲使团,他们当然被安排在出席此次始平喜宴送行之列。
行馆正中放了一张长桌,上有李显亲自写的一件制书。李显就是要让来的大臣们仔细观看揣摩,以便体会自己远嫁金城公主的缘由,用意,情怀和寄念。
饯行宴会在大帐内举行,几支乐队在帐外,轮番演奏喜庆乐曲,悠扬悦耳声不断地传入帐内。愉悦的曲调,和亲的洋洋喜乐,不绝于耳。
李显早已命令准备笔墨纸砚,以备应用,群臣知道陛下是要让大家动笔为金城公主赋诗送别。
李显此刻颇为伤感,他用略带嘶哑的声音道:“金城公主远嫁吐蕃,是我们大唐和吐蕃两国的大事,从此两国亲上加亲,和好一家。如此大喜之事,朕已经书写一件制书放在大堂上,诸卿已经读过了。大家有什么感想和评说,都可以谈,可以议,这是要让金城公主带走的,带在身边……。”
众人的心绪各不相同,但都要在抒发金城出嫁吐蕃之意义上下功夫,作文章。那些对即席作诗赋词视同家常便饭的大臣,确有“诗意大发,显露一手”之意;而那些把做诗视如畏途,逃又逃不掉的,也只好硬着头皮,搜索枯肠。
李显又补充道:“今天让大家做诗,留作纪念,多少年之后,重读起来还会想起,唐朝与吐蕃又结姻亲是造福于黎民和后世。还会想起,当时朕又是如何充满对金城从此远离而去,依恋难舍之情。”
说到这里,李显已经开始哽咽,不再说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