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雀跃。
按说到了这儿应该是皆大欢喜的局面,但魏观太不了解朱元璋的性子,加上为人骨子里还带着文人的秉性,以为只要自己留在苏州,就能继续让苏州繁荣昌盛。
殊不知,这一切不过是他书生的想法罢了,朱元璋在派魏观出知苏州的同时,派他淮西起事时的老部下、都指挥使蔡本任苏州指挥使。这样既可辅佐魏观掌军事,又可互相监督。蔡本到任后,发现魏观遇事根本不跟他商量,只是同一批文人打得火热,分明看不起他这个武将,不由的不满起来:“你魏观是打陈友谅破武昌后才进来的,资格浅着呢!有什么资本敢在我面前翘尾巴?他决定给魏观点颜色瞧瞧!”
魏观清廉勤政,没有贪污受贿的把柄可抓。蔡本存心要整他,鸡蛋里也可挑出骨头来。蔡本终于挑出了两根“骨头”:一是迁建苏州府治。张士诚占据苏州后,为在原来的府衙大兴土木,建造王宫,就将府治迁到胥门内的都水行司。魏观到任后,觉得这里潮湿狭窄,子城又在战乱过后化成了一片废墟,就想把府治迁回去。二是疏通锦帆泾。这是苏州子城西边的河道,张士诚进行过一番治理,后因战争破坏,大部分淤塞。为方便水上交通,魏观决定对其进行疏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