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这时,东京急报送进殿来,渤海人高永昌聚众谋反,杀死东京留守萧保先,攻占东京辽阳府。高永昌自称大渤海皇帝,各地渤海人纷纷起来响应,辽东五十余州全部沦落入高永昌之手。
天祚帝被这消息惊得脸上一阵白。他还没来得及做出反应,萧奉先“呜”的一声哭出声来:“我那命苦的兄弟呀!你替大辽国镇守东京,为皇上分忧,日夜操劳、呕心沥血,最后却落得身首异处啊!皇上,臣请提王师即刻赴辽东,杀死逆贼高永昌,为我弟报仇伸冤!”
萧奉先一哭,天祚帝显得六神无主。他说:“准奏,任萧爱卿为东京招讨使,调集大军2万,即日奔赴东京辽阳府。剿灭叛贼高永昌。”
这时,耶律大石躬身行礼,说:“皇上,臣有一本要奏!”
天祚帝看了看了耶律大石说:“爱卿有何妙计啊,说来听听。”
耶律大石向皇帝御座前走几步说:“皇上,据臣所知,东京留守萧保先为官贪婪,为政严酷、贪赃枉法、欺压百姓。弄得东京府天怒人怨,才有今天身首异处的结果。东京的逆贼确实该剿灭,但萧大人心情悲痛,恐有碍用谋断事,不宜指挥大军啊。鉴于此,臣提议:其一、皇上立即驾临广平淀,坐镇处置全国军务;其二,由南京留守、天下兵马大元帅耶律淳统筹谋划全国军务;其三,抽调全国各路军马,组成朝廷常备军,派萧兀纳萧大人总督全国军务,统筹编练军队;其四,以广平淀为中心,重新划分全国防务,重新调整各地守城军队,做到牵一动十,避免现在各自为战的状况;其五,重用契丹、奚族将士,在西、北部族招募擅长骑射的兵士组成御营兵;其六,在东北路、东京道等地构筑州、府、县城防御,多屯扎擅长守城的汉军,用深沟高垒对付女真的快马硬弓。以己之长,击敌之短;其七,建议皇上勤政爱民,亲贤臣,远小人,整肃朝纲、肃清吏治,安抚民心;其八,文妃娘娘无罪而被打入冷宫,晋王受到牵连遭起居监视,这事为亲人痛恨为仇人痛快。建议为文妃沉冤昭雪,撤除对晋王的监视。以上所言,为臣耶律大石冒死直谏!”
萧奉先被耶律大石的奏章气得直哆嗦。
天祚帝听后却哈哈大笑,他说:“好你耶律大石,大辽国丧师失地的责任都推到我们君臣的身上来了。耶律淳、萧兀纳成了懂军事的能臣,忠臣良将,你居心到底是什么?你认为朕不敢杀你,还是不忍心杀你?你错了,朕想杀人太容易了,就像一脚踩死个蚂蚁……不过,朕今天不想杀你,杀了你,成全你忠臣的美名,朕倒落下不能听谏纳言的昏君之名。朕把文妃打入冷宫,派人监视晋王起居,这是朕的家事,你个节度使也要干涉啊……来呀!”
四名御前侍卫走上前来。
天祚帝指着耶律大石说:“把这个妄言犯上、混淆视听、用心险恶、别有用心的乱臣贼子给我拿下,打入死牢,听候发落。”
耶律大石没用侍卫动手,自己转身向殿外走去。
赶走萧兀纳,拿下耶律大石,大殿里一时沉寂下来。
天祚帝看着因兄弟被杀而显得悲痛万分的萧奉先,忽然觉得刚才耶律大石的一番言语虽然莽撞,但也不无道理。此时站在朝堂之上,历来为他所信任的萧奉先萧枢密使,确实不太懂军事。那么,应该派谁去扫平东京的叛乱呢?这时,他的目光落在知南院枢密事张琳的头上。尽管祖上有规矩,汉人不可参与军国大事,但到现在这种危机时刻,也就顾不了那么多。于是,他清清嗓子说:“萧爱卿沉浸在丧弟悲痛中,暂时不好领兵出战,就由张琳率军出战东京府,扫平叛乱。”
知南院枢密事张琳领旨。
天祚帝本来还想提去西京打猎的事,考虑到驱逐了老臣萧兀纳,捉拿了翰林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