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受三个字一串数的折磨,曾凯几乎一夜没睡,在刚刚睡着的时候,又被闹铃吵醒。
曾凯给导游打完电话,背上包就走了。走出旅馆大厅,早就有出租车在殷勤地等候。
“先生,去哪个寺?”
“塔院寺!”
凌晨的山路上依然有很多私家车,出租车奔向各个寺院。诠释着五台山的香火之旺。
不到十分钟,赶到了寺院的后门。曾凯拨打导游的电话,还没有接通,导游就远远迎上来,满脸堆着笑殷勤有加,交易完毕,又深情地嘱咐了几句,方才去招揽别的生意。
曾凯之前已经有四五个人在排队了。他不是第一个,导游食言了。曾凯没有计较,自觉地排着队。
有人在低声交谈,有人在沉默细思。时间过得那么慢,腿都站麻了。
曾凯排在第五个,前面三个人都很快就出来的,最多一刻钟。脸上都载着满意的笑容。第四位却很慢,足足有半小时,依然没有出来,曾凯刚要蹲下来歇歇,第四位从里面走出来,满脸的平静,没有喜悦亦没有沮丧。一副高深莫测的表情。
曾凯推门进到内室。内室里很幽暗,昏黄的灯光彰显着佛家的气度,一位身着黄袍的僧人,一手拨弄着胸前的念珠,一手压在面前的几案上,气定神闲。
黄袍僧人接过曾凯的号,惊异地看了又看,细细地打量曾凯。
黄袍僧人没有说话,拿起手机,拨了出去,接通后仅仅说了一句话:“进来”
进来的是引路的那位小僧人,黄袍僧站起来很恭敬对曾凯说,:“你跟他去。”
“这……怎么……?”
“没事,跟他去就行!”
小僧人也堆着笑说:“施主请跟我来。”
不知道经过了几个折返,几个进出,小僧人在一间特别幽暗的房子前停下来。
轻轻扣打三下,然后推门进去,曾凯小心翼翼地跟进。
一位身披红色袈裟的老年高僧正在闭目打坐,小僧人谨慎地退出去,并将门从外面关好。
曾凯待红袈裟老僧睁开眼,刚要开口讲话,老僧示意他先不要说话。
“施主,可是为难以抉择而来?可是为有缘人而来?可是为未有方法而来?”
曾凯的整个人都懵了,从进门他一个字都没说,老僧竟然知道他的困惑,竟然知道的他的意图,幽闭在这狭暗的小房间里竟是如此得道高僧,难道他手眼通天?
“嗯嗯……”
曾凯一脸懵逼的点点头。
曾凯从小就相信无神论,这位红袈裟今天彻底颠覆了他的三观。
“请高僧指点迷津!”
“以施主的聪慧,悟性,只需我略略指引,你的困惑、烦恼,彷徨自会迎刃。”
“师傅快讲!”
高僧抿了一口茶,慢吞吞的开口。
曾凯想,这高僧的习惯也很特殊,凌晨三四点喝什么酽茶,高僧跟凡夫俗子就是不一样。
“经上说: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因缘,即人与人之间相敬相爱、相争相逐、相善相恶……的种种关系,懂得因缘,就会了悟世间众生的运命浮沉,懂得世间生命的缘起缘灭,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理就会洞然明了。
人的观念狭窄、有限,阻碍了对事理最终极的大慧光明的追求,世上的一切苦乐都非绝对,只是彼此观念与想法有差异而已。
因缘有四:无因无缘──认为世间的一切都是冥冥中完全注定,是偶然的、神意的、宿命的,而非因缘的关系。否定了人生的自主价值、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