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说晋 > 第5章 、托孤

第5章 、托孤(1 / 3)

公孙渊的使节带着孙权的书信和出兵承诺满意的回到了辽东。孙权在信中体贴的告诫公孙渊:司马懿善用兵,变化如神,所向无敌,朕很为你感到担忧。这番话看似良言告诫,但怎么看怎么像幸灾乐祸。孙权也践行了自己的出兵承诺,不过那是239年春天的事情,此时辽东公孙氏已完全覆灭了许久,孙权也果真趁机掳掠了两个郡县。

曹魏朝廷收到军队受到大雨影响无法进攻的消息后,大臣都向曹叡上书,怕军队陷入长期战争中,纷纷请求召回司马懿。不过曹叡依然对司马懿完全信任,回驳了所有请求,安抚道:“司马公会在危险情况下随机应变,不久就会擒获敌人的,众卿不必担心。”

终于,下了一个月的大雨停了,积攒了许久怒火的魏军彻底了围困了襄平,架起各种攻城器械,昼夜猛攻。司马懿再次给辽东将领上了一堂课,用实际行动展示了什么叫静若处子动若脱兔。

最终襄平粮食吃尽,内外交困之下守军崩溃,杨祚率军投降。与此同时,天降流星,带着红芒从襄平城西南划向东北。公孙渊大惧之下,派遣相国王建,御史大夫柳甫出城乞降。请求司马懿撤掉长围,然后自缚投降。

司马懿听完辽东这几个家伙的话后,冷笑一声:“来人,把他们推出去给我斩了!”撤掉长围然后自缚而出,以为我司马懿是什么人,好不容易把你围在城中,撤开围堑你再跑掉怎么办?

老狐狸司马懿想了想,命人写了一道檄文告知公孙渊,你派来的这两个人太老了,一定是没正确表达你的意思,已经被我斩了。如果你还有其他的话说,应该派遣几个年轻的明白人来。

“噢,是么?”老实听话的公孙渊果真又派了侍中卫演到魏军请降。看着阶下颤抖的辽东使臣,司马懿怒斥道:“军事大计有五种,能战就战,不能战就守,守不住就逃,除此之外只有投降或是赴死罢了。你们既然不肯马上投降,这就是下定决心赴死了,不需要再说其他,滚吧!”

卫演仓皇逃回襄平告知了司马懿的决定。听到消息惊慌失措的公孙渊与长子公孙修率领数百骑兵从东南方突围逃命,可惜被司马懿率兵追上,在前几日流星坠落的梁河边斩掉首级。持续一年的辽东公孙渊叛乱终于平定了。

入城后的司马懿下令杀掉了所有追随叛乱的官兵,同时派出兵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平定了辽东其他州郡。整个辽东重新回归了中原的统治。

大胜的司马懿在襄平大刀阔斧的整治完这片不平静的土地后便班师回朝,在回程途中司马懿突然收到消息,曹叡身体状况恶化,很快就不行了。凭着敏锐的政治嗅觉,司马懿命令昼夜兼行,尽快赶回都城。

大军在蓟州受到了皇帝使节的封赏,太尉司马懿的封地又多了两个县。不过皇帝诏书同时命令司马懿顺路直接前往陕西关中坐镇。司马懿盯着皇帝的这封诏书,深思道:“前往关中虽然是自己的根据地,但会远离朝堂,风险难料,不过皇命难违,接下来就看洛阳了,希望那些人能够成功”

不负司马懿所望,不久之后他再次收到曹叡诏书,命司马懿赶往京城,觐见皇帝。而且三日之内,五次下达诏书,司马懿终于放下心来,露出了笑容,曹叡看来你真的不行了。

那么在司马懿回程的路上,洛阳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曹叡先命司马懿镇守汉中,后来又多次命他前往洛阳呢?让我们回溯到几个月之前。

景初二年年底,年仅34岁的曹叡身体健康开始恶化,睿智的皇帝明白自己已经命不久矣,必须要为后事做准备了。自己属意的后世之君养子曹芳只有八岁,为了确保曹家江湖盟主的地位,必须要选出合适的托孤大臣。

这对于一位掌权已久而且颇有作为的

最新小说: 浜?墤锛氫粠杈瑰尯閫犲埌鍏ㄧ悆鍐涜锤 五代风华 状元郎 大明首辅:开局怒怼嘉靖 三国:边关悍匪,被天幕曝光身份 绾㈡ゼ涔嬭儨澶╁崐瀛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 神话版三国 三国:边城小吏,开局截胡貂蝉